干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它的神奇之處在于其具有自我更新復制的能力,能夠產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細胞,從而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干細胞治療疾病的基本原理為:1、對組織細胞損傷的修復;2、替代損傷細胞的功能;3、刺激機體自身細胞的再生功能。
干細胞對于人類健康、疾病治療有著巨大的潛能。參考中國干細胞醫療行業發展報告,2015年全球干細胞相關市場規模為635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達到約160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9.8%。
但是,這一市場卻也復雜,除去監管政策方面,它涉及許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產業鏈。近期, GEN網站發表了一篇論述干細胞市場格局的文章,從統計干細胞研究文章入手,對整個行業以及各分支進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此評估干細胞產業的發展前景。
畢業于洛克菲勒大學、師從2011年諾獎得主Ralph Steinman教授的Enal Razvi博士與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有著多年醫療技術研究經驗和77份的Gary M. Oosta博士合作進行了干細胞市場分析。他們選取PubMed數據庫,以“干細胞”為詞條進行文獻檢索,發現當以“2012—2016年”為時間范圍時,共檢索125,692篇學術文章。
—1—
干細胞市場的定量分析:以5.39%的年增長率上升
他們以時間為橫軸,以每年發表文章數量為縱軸作圖,發現2012至2016年4年間圍繞干細胞的研究文章年增長率(CAGR)達到5.39%。(Figure 1)
隨后,研究人員又對檢索到的學術文章再依據干細胞種類進行了細分(19個分支),統計了從2011年開始每年各分支下發表的文章數量,并比較了相對增長率。(Figure 2A)為了形象化表示,研究人員以三維圖表的形式呈現出各細分領域下研究文章的相對值。可以看出,干細胞研究最熱門的當屬造血干細胞,已經有超40年的研究歷史。此外,多能性干細胞和間充質干細胞也占據了很大比例。(Figure 2B)
—2—
家族中的明星:間充質干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MSCs)有著多項分化、造血支持和促進干細胞植入、免疫調控和自我復制等特點,同時它還具有定向朝損傷組織遷移并根據具體環境調節免疫反應的能力,從而在再生醫學和腫瘤、炎癥等多種疾病治療上有著巨大潛能。 Razvi博士依舊通過文獻檢索的方式,按照研究功能對間充質干細胞文章進行分類,發現MSCs在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組織工程學和支架4個方面應用最為廣泛。(Figure 3)同時,研究人員統計了間充質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情況。(Figure 4)
—3—
干細胞市場的定性分析:較為成熟
除了上述相對規模、增長率等干細胞市場的定量分析之外,研究人員還對干細胞領域進行了定性分析。他們分別將上述針對“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檢索到的文獻通過一種“詞云”的程序進行特征分析。(Figure 5A,B,C,D)
干細胞學術研究投入以超5%的總體增長率上升,說明該領域已經較為成熟,且擺脫炒作因素作祟。但是,距離其真正應用于疾病細胞治療、組織工程學應用還有很多挑戰需要克服。現在,圍繞干細胞的研究除了細胞治療、組織器官移植修復、基因治療之外,還正朝著藥物研發、毒性評估工具、發育生物學模型等領域轉變。這意味著,從上游的干細胞存儲、中游的干細胞藥物開發到下游的干細胞治療,圍繞干細胞的產業鏈體系已經趨向完整。
干細胞領域的影響在于推動基礎研究以及生命科學的進步,它將驅動藥物開發、醫療手段、檢測技術等方面的創新發展。未來十年,我們預計干細胞領域將繼續以5%的增長率穩定上升。
聲明:文章編譯、整理自GEN網站,原文參考“A 10,000-Foot View of the Stem Cell Market Landscape”。本文摘自網絡,文章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