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約占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40-60%。 惡性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頑疾之一,有著預后差、復發率高等特點,現有的治療方法如手術、放療和化療效果均不滿意。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腫瘤的基因治療已成為當前神經外科領域的熱點課題。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做好腦膠質瘤的研究,疾病模型和基因操作工具不可或缺。So,想“蹭熱點” 的各位“筒子們”趕緊瞪大乃們的眼珠子看過來了,以下內容可助你上天和神州十一號肩并肩。
一、我需要哪種細胞模型?是否易于操作?
俗話說,實驗要想做好,細胞必不可少。細胞模型有三個優點:周期短,背景干凈,易出結果,所以一般都作為所有研究的第一步。由于細胞的不同特點,常常導致基因操作的難易程度不一樣。慢病毒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基因操作工具,不僅在細胞系中具有高效的表現,在做體內實驗的時候,也會經常使用。那么腦膠質瘤中,有哪些易于操作的細胞模型可供選擇呢?下表對一些常用的細胞系做了一個總結,每株細胞都配有吉凱獨家的預實驗數據哦~
二、細胞實驗效果不錯,那動物實驗怎么做?
細胞實驗做完,想發高分文章?沒有體內實驗數據的證實怎么行!腦膠質瘤研究中,增殖方向常用的體內模型為裸鼠皮下成瘤和原位成瘤。
另外,也可通過轉基因動物的方式構建自發性腦膠質瘤模型。但轉基因動物成本高、周期長,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的一個厲害的:直接向Cre模型鼠腦部特定區域注射含有loxP位點的原癌基因慢病毒,激活內源性信號通路后導致腫瘤形成。
三、體內外模型選好了,那么我的實驗需要使用哪種慢病毒載體對基因進行操作呢?
問:把基因功能做好,一共分幾步?
答:三步!選模型-基因操作-看表型。
因此,選好模型后,下面需要選擇合適的基因操作載體。啟動子、熒光標記、抗性標簽是我們選擇載體需要考慮的三大要素。實驗不同,這些元件也需要相應變化。對于腦膠質瘤研究來說,GFAP啟動子可作為組織特異性啟動子使用。按照慣例,祭出神圖一張,馬上定制你的專屬載體,進行表型的觀察。獲得高分SCI、國自然基金,走上人生巔峰,指日可待!
上海吉凱基因化學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擁有BSL-2級別的慢病毒包裝實驗室。病毒生產線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驗證,月均定制基因病毒產品包裝超過1000次。慢病毒生產采用6項QC檢測、病毒純度分級純化以及病毒滴度絕對定量檢測確保病毒質量。
400名兢兢業業的吉凱人,用專業換您的高效。
PS:希望了解更多腫瘤工具指南的朋友們,可以關注“吉凱基因”微信公眾號,更多精彩文章等您哦。
參考文獻
【1】Zhou X, et al. HOTAIR i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glioblastoma [J]. Oncotarget, 2015, 6: 8353-8365.
【2】Yang Y,et al. Resveratrol Represses Pokemon Expression in Human Glioma Cells [J]. Molecular neurobiology, 2016, 53: 1266-1278.
【3】Xiao D S, etal.Chromatin Remodeling Factor LSH is Upregulated by the LRP6-GSK3β-E2F1 Axis Linking Reversely with Survival in Gliomas. Theranostics, 2017,7:132-143.
【4】Huang N, et al. Downregulation of nitrogen permease regulator like-2 activates PDK1-AKT1 and contributes to the malignant growth of glioma cells [J].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2016, 55: 1613-1626.
【5】Yang Y, et al. MiR-129-2 functions as a tumor suppressor in glioma cells by targeting HMGB1 and is down-regulated by DNA methylation [J].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15, 404: 229-239.
【6】Shir A, Levitzki A. Inhibition of glioma growth by tumor-specific activation of 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R [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2, 20: 895-900.
【7】Zhou H, et al. Dynamic near-infrared optical imaging of 2-deoxyglucose uptake by intracranial glioma of athymic mice [J]. PloS one, 2009, 4: e8051.
【8】Marumoto T,et a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mouse glioma model using lentiviral vectors. Nat Med 2009.15:110–116.
之前幾期給大家分享了幾種大癌種的體內外模型和工具總結,想再看看的,請戳下面:
1. 肺癌研究體內外模型綜述
3. 胃癌研究體內外模型綜述
4. 肝癌體內外模型綜述
5. 胰腺癌研究體內外模型綜述
長按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