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成像下的“新視角”,助力解決眼科影像發展難題
我們對外界的認識,85%以上來自于眼睛。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電子產品普及率提高及疫情導致線上辦公常態化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居民眼科疾病患病率卻一直居高不下,“看不見、看不清、看得不舒服”正困擾著千萬患者,從青少年到成年人,再到老年人。
拿什么來守護我們的視力,
有哪些不可忽視的前沿技術?眼健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方向在哪里?
日前,在2022CITA第二屆國際計算成像會議,“計算成像•睛彩視界”產業論壇上,
凌云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王浩宇博士作了《計算成像為眼科影像帶來新機遇》報告,分享了他對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思考。
01 影響眼科影像發展的五個難點
眼球體積小,是一個復雜精密的光學系統。信息處理的過程,也即物理成像的過程。透過眼科影像,就可以對眼科疾病進行篩查和診斷。在他看來,未來眼科影像的發展將呈現出四種趨勢:首先,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能實現基于眼部特征的全身疾病預警,將推動眼科影像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另外, “
檢測速度越來越快、成像視場越來越大、從二維平面到三維立體”,也是未來眼科影像的重要發展方向。
眼科影像的發展,將大大提高眼科診療水平的整體提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現有的眼科成像技術在掃描速度深度、成像質量、算法等多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想要實現進一步的突破,還需要解決以下這五大難點:
●
分辨率:細胞/亞細胞水平
●
穿透性:深部組織
●
連續性:靜態到動態
●
可對眼部組織分層檢測
●
多模態成像:形態&功能
02 計算成像突破眼科影像發展難點
計算成像是近年來國內外光電領域的最前沿和熱門的研究方向,賦予傳統光學諸多難以獲得甚至無法獲得的革命性優勢,以成像分辨率 (時間、空間、光譜) 的提高、成像維度的拓展、動態范圍的提升作為技術發展目標。基于二十余年對光學的研究和積累,我們認為計算成像技術與眼科的融合,將有望助力眼科影像突破以上種種限制,為眼科行業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如
光場成像技術、傅里葉疊層成像技術、數字計算自適應技術、單像素成像技術、多/高光譜成像技術,在以下幾個維度具有顯著優勢:
●實現大視場、高分辨兼顧;
●高靈敏強魯棒,可穿透眼部組織實現深層次的清晰成像;
●易于實現多模態融合成像,將形態檢查與功能檢查相融合;
●單次成像實現對被測樣本的多維解析,降低檢測靜態時間要求,提升患者檢測體驗;

快照式緊湊型高光譜視網膜成像
03 高性價比眼科成像解決方案推薦
基于對眼科影像的洞察和理解,凌云光提供光源、相機、成像儀等多種高性價比眼科成像解決方案,亦可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定制化服務及產品,助力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生更好地從眼科影像中獲取到有益的參考價值。
Xenics Manx R系列產品優勢:
●1060nm,1310nm的QE值在50%~80%,檢測靈敏度高
●相機分辨率2048,在光譜寬度100nm情況下,可以達到0.05nm光譜分辨率
●采用CXP接口,最大行頻256KHz;掃描效率高
●12.5um*250um矩形大像元,保證光譜儀穩定性
CBR系列紅外線陣相機產品優勢:
●QE:840nm附近有40%左右
●14*14um大像元,2048分辨率,像元更大,靈敏度也好
●相機行頻60KHZ,通過壓縮算法可達到100KHZ速度
●數據接口使用千兆網口,即插即用,數據不易丟失
LT-C/M4430 相機產品優勢:
●芯片結構為正方形,對角線21.6mm
●1970萬分辨率,實現眼睛圖像信息的大采樣
●高速USB 3.1 Gen 1接口,全分辨率下幀速率高達28fps
●在520nm(FFA)有將近70%的QE響應,在近紅外波段也有較高QE響應
●高性能成像功能,包括準確的色彩再現、低噪聲和高動態范圍

(Linea™ SWIR 1k)
隨著計算成像技術的蓬勃發展,把區別于傳統成像的核心能力延伸到眼科影像方方面面,將在信息獲取能力、功能、性能指標等方面更具優勢,也將為整個眼健康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凌云光擁有豐富的眼科解決方案供您選擇,歡迎撥打400 8291996電話垂詢!
關注我們
凌云光股份以光技術創新為基礎,圍繞機器視覺與光纖光學開展業務,致力成為視覺人工智能與光電信息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公司曾獲得一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兩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公司戰略聚焦機器視覺業務,堅持“為機器植入眼睛和大腦”,為客戶提供可配置視覺系統、智能視覺裝備與核心視覺器件等高端產品與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