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現狀,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藥物研發的扶持與推動力度,提出了精準醫療的指導計劃并陸續出臺多個“重大新藥專項”等政策。這個政府高瞻遠矚和強國固本的戰略眼光,為中國建立了一個良好的新藥創新的氛圍,并吸引了愈來愈多有志于創新藥物研發的人才和企業加入了新藥研發的行列。
目前國內新藥研發的領軍企業如恒瑞、豪森、貝達等在新藥研發中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新藥的pipeline也包括了各種針對不同腫瘤,不同機制的腫瘤藥物。但是,這些開發的新藥中,“me-better”的藥物仍然占主導地位。先拋開這些“me-better”藥物在臨床上的藥效問題,這條新藥研發的道路是不是應該是我國新藥研發的道路呢?
目前,我國在腫瘤生存率上和歐美發達國家差距最多的在于子宮癌、前列腺癌、皮膚癌、睪丸癌、乳腺癌等。在這些癌種上,歐美國家的5年生存率可以接近或超過90%,而我國的5年生存率還不到50%。導致生存率巨大差異的原因在于這些腫瘤在歐美的高發病率和制藥公司在這些癌種上的巨大投入;然而由于種族及生活方式的差異,這些癌種目前在中國的發病率都較低,因此在這些癌種上我國的生存率雖然比較低,但是這并不是導致我國和歐美國家總體生存率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反觀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等高中國發病率癌種,雖然中國和歐美國家的5年生存率均在20%一下,但是中國的發病率(57.01%)卻遠遠超過了歐美國家的發病率(20.95%)。所以針對這些中國特異的高發癌種,利用中國豐富的臨床樣本優勢,開發中國特異的“Me-Only”藥物才是中國新藥研發的正確方向。
編后:
關于我們
上海吉凱基因化學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上海張江高科。公司致力于轉化醫學及精準醫療研究,旗下有四家子公司:上海吉凱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基因治療產品研發,擁有GMP級基因工程病毒載體生產車間;上海吉凱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基因檢測方向,擁有臨床醫學檢驗所一家;上海金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腫瘤藥物靶標發現及腫瘤藥物研發,擁有多項基因靶標發明專利;上海吉盛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生物技術上下游產品整合。公司在穩固基因功能研究與服務的同時,以原有研發成果及市場渠道為基礎,進入基因治療領域與基因檢測領域,形成診、療、研三個方向齊頭并進的態勢,為整合基因技術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全方位綜合性平臺。
若您對轉化醫學、精準醫療的最新資訊感興趣,敬請關注吉凱基因轉化醫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