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創新突破 · 洞見未來
第五屆非編碼RNA與表觀遺傳學研究經驗交流會花城圓滿召開

2018年6月23日-24日,第五屆非編碼RNA和表觀遺傳學研究經驗交流會在廣州日航酒店順利召開,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中國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會核糖核酸專業委員會、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廣州分會主辦,由廣州市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今年以“創新突破,洞見未來”為主題,21位本領域的卓越科學家作了精彩報告,來自中國科學院、北大、清華、上海交大、中山大學、北京腫瘤醫院等全國科研院所、醫院、企業、媒體近300人參會,嘉賓數量與會議規格創下新高,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在陣陣掌聲和互動中完美落幕!
第五屆大會聚焦非編碼RNA和表觀遺傳學、組學與功能研究、生物信息學等方面的原創性與突破性發現以及新技術,嘉賓們分享了實用前沿的研究經驗和課題設計思路,涵蓋了腫瘤等重大疾病、發育、衰老、外泌體、m6A、免疫、神經、診斷標志物、植物學、細胞命運、互作分析、生信算法等豐富的內容,干貨滿滿!
會議開幕致辭

大會負責人
銳博生物市場企劃總監卜繼國先生致開幕詞
嘉賓精彩報告回放【6月23日·現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緬教授
作為大會第一位報告嘉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緬教授作了題為《A IncRNA GUARDINg Genome Integrity》的精彩報告,他創造性地結合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來闡述lncRNA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p53誘導的lncRNA GUARDIN一方面可作為“分子海綿”,與 TRF2 mRNA 競爭結合miR23a,從而增加TRF2水平,保護端粒免受損傷,另一方面通過增強與BARD1的相互作用促進BRCA1穩定性,進而闡明GUARDIN對于維持基因組完整性的關鍵作用,也讓GUARDIN有望成為癌癥治療的潛在靶點,該成果以封面評論文章發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

海軍軍醫大學王品教授
曹雪濤院士課題組海軍軍醫大學王品教授運用條理清晰講述和研究思路分享了發表在最新《Science》中lncRNAs在病毒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發現是病毒感染誘導lncRNA-ACOD1,闡明了該lncRNA通過直接結合底物位點附近的代謝酶—谷草轉氨酶(GOT2)來增強其催化活性,揭示了病毒誘導的lncRNA通過介導代謝來促進病毒感染的反饋方式,該發現可為開發具有廣泛療效的抗病毒治療劑提供了重要的潛在靶標。

揚州大學郁多男教授
揚州大學郁多男教授結合其十幾年的miRNA研究經驗奉獻了一場相當精彩的學術報告,他的研究闡述了一個雙順反子基因位點miR144/451在血液疾病中的生物學功能。作為正常血細胞生成的關鍵保護因子,miR144/451受到Gata1的直接轉錄調控,既促進了紅細胞生成的穩態,又抑制了腫瘤發生,并提出了更多關于miR144/451的前沿問題,為研究miRNA提供了更為新穎的視角。

銳博生物科研服務實驗室負責人許鎮群博士
銳博生物科研服務實驗室負責人許鎮群博士針對當前面臨的基因功能研究實驗周期過長、效率低、細胞影像學價值發現少等問題,分享了銳博生物高內涵篩選平臺在解決上述問題中的獨特價值,利用激光共聚焦高內涵平臺在細胞增殖、細胞凋亡、位阻法細胞遷移、細胞器標記、蛋白標記、報告基因、器官影像無縫拼接等實驗結果和數據,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銳博生物高內涵平臺篩選小分子化學藥物、siRNA文庫、miRNA mimic文庫擁有諸多成功實例,“雙平臺”策略【TTP LabTech Acumen eX3與IN Cell Analyzer 6500HS】不僅全面提升藥物篩選和基因功能研究效率,還有助于帶來更有價值的細胞學發現。

廈門大學劉文教授
廈門大學劉文教授用詼諧幽默表觀遺傳學比喻開場,引起了在場聽眾的極大興趣,從基因轉錄和剪接的表觀遺 傳調控,引出精氨酸去甲基化酶和賴氨酸羥化酶JMJD6及其在乳腺癌中的重要作用,闡述了增強子RNA(eRNA)在雌激素受體α(ERα)依賴性轉錄激活中的功能作用,以及JMJD6在雌激素(E2)誘導的eRNA轉錄激活中的作用,指出JMJD6抑制劑有望成為乳腺癌治療的新抗腫瘤小分子抑制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余健秀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余健秀教授為大家帶來了蛋白質修飾通過調控miRNA的生成和作用效率控制腫瘤進展的精彩報告。研究揭示了在miRNA生成過程中,TARBP2、DGCR8、KHSRP等幾個主要蛋白的類泛素化修飾(SUMOylation)及調控miRNA生成和功能發揮的機制,并闡明了AGO2的乙酰化可通過增加致癌基因miR-19b的生物合成而促進癌癥進展,以及LIN28A的SUMO修飾可通過增強其對let-7生物合成的抑制來調節腫瘤發生。

同濟大學醫學院彭長庚研究員
同濟大學醫學院彭長庚研究員為大家作了題為《MicroRNAs Regulate Neuropathic Pain》的報告,介紹了跟疼痛相關的非編碼基因,研究闡述了miR-183 家族可調節神經病理性疼痛基因網絡中80%的基因,包括臨床上廣泛使用的加巴噴丁藥物的靶點Cacna2d1/2。miR-183 家族可通過傷害性感受神經元調控正常情況下的機械疼痛閾值,以及通過TrkB陽性的低閾值機械感受神經元調控神經病理條件下的機械異常性疼痛,該研究為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治療提供新的理論基礎。

中山大學楊建華教授
中山大學楊建華教授長期致力于開發新算法、平臺和實驗方法來研究非編碼RNA基因和RNA修飾及其互作蛋白的結構、功能和作用機制,其成果屢次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這一次他在報告中分享了最新開發的可鑒定新型m6A結合蛋白的軟件平臺和方法流程,可實現在單個核苷酸精度鑒定RBP的結合位點,并鑒定了一批潛在的m6A結合蛋白。其研究發現,IGF2BP蛋白作為一類新的m6A識別蛋白,可促進mRNA的穩定性,且在癌癥中具有重要的功能,為鑒定新型m6A結合蛋白及其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劉占舉教授組何沖博士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劉占舉教授課題組何沖博士言簡意賅地闡述了IBD CD4+ T細胞和IEC中高表達的miR-301a的免疫調節作用,其可促進IBD CD4+ T細胞分化成Th17細胞并產生TNF-α;此外,還可誘導腸上皮屏障功能受損,并通過抑制BTG1促進粘膜炎癥反應和CAC,為深入了解IBD腸粘膜免疫病理發生機制和靶向免疫治療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王侃侃教授組馬雪菲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侃侃教授課題組馬雪菲博士分享了如何通過高通量方法破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機制,以及lncRNA、circRNA在AML中的重要功能。揭示了lncRNA HOTAIRM1在全反式維甲酸(ATRA)誘導的粒細胞分化中的作用機理和circ-HIPK2作為 microRNA-124海綿在ATRA誘導的APL細胞分化中至關重要的作用。
嘉賓精彩報告回放【6月24日·現場】

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黃勝林研究員
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黃勝林研究員在大會上作了《基于RNA表型組學發現腫瘤新靶點》的報告,為大家介紹了一個全新的腫瘤特異轉錄本LIN28B-TST,提出腫瘤特異轉錄本可作為癌癥的驅動分子和治療靶點,并且闡明了病人血液外泌體中存在的大量組織特異性長鏈RNA(主要是mRNA、circRNA和lncRNA)可作為腫瘤的潛在診斷和預后標志物,最后介紹了首個人類血液外泌體長鏈RNA數據庫exoRBase。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俞洋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俞洋研究員在報告中為大家介紹了一種可省去所有凝膠純化步驟的超高效CLIP方法(GoldCLIP),闡述了這種非同位素方法可在多個RBPs下進行高度可重復的CLIP實驗,包括Ago2和PTB,并且保證測序文庫的構建成功率,能用于各種蛋白質以揭示它們的內源性RNA靶標,該方法為探索蛋白質-RNA相互作用網絡提供強有力的研究工具。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劉勛成研究員
作為本次大會唯一一位植物表觀遺傳領域的嘉賓,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劉勛成研究員從DNA甲基化、染色質重塑與組蛋白修飾闡述了植物表觀遺傳修飾互作及其生物學功能,揭示了表觀遺傳修飾在調控植物生長發育、抗逆境及轉座子活性方面的相互作用與分子機制,劉勛成教授還向在場所有參會者推薦本屆大會及今年下半年的廣州核酸國際論壇(CNAF),表示每次出席交流都受益良多。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陳坤博士
曹雪濤院士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陳坤博士為大家分享了其最新發表于《Cell》的組蛋白甲基轉移酶SETD2調控干擾素抗病毒效應的分子機制。研究發現抗病毒反應過程中,SETD2通過其甲基轉移酶活性直接介導STAT1在賴氨酸525上的甲基化來促進IFN信號,并且SETD2可選擇性促進一些ISGs(如ISG15)啟動子上的H3K36me3,從而導致基因活化,SETD2表現出控制病毒感染的潛力,為病毒感染疾病的治療提供潛在靶標。

江蘇大學醫學院錢暉副院長
江蘇大學醫學院錢暉副院長為我們帶來了《非編碼RNA與分子生物標志物》的報告,闡述了近年來miRNA、lncRNA、circRNA等非編碼RNA作為腫瘤分子生物標志物的相關研究,以及外泌體和外泌體源非編碼RNA作為腫瘤分子生物標志物用于早期診斷、預后及轉移的研究進展。指出非編碼RNAs與腫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可為尋找新的靈敏且特異的腫瘤分子標志物提供重要依據,并且循環exosomes內攜載非編碼RNAs研究可能是腫瘤無創傷性分子標記物探索的重要研究方向。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陳捷凱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陳捷凱研究員分享了如何從單細胞分辨率的重編程路徑中解析細胞命運決定的節點,報告詳細介紹了如何獲得單細胞分辨率的重編程路徑信息,細胞命運研究的原則以及追逐細胞路徑的全新算法SOT,并發現Oct4/Sox2/Klf4介導的體細胞重編程的兩個主要分支點,這種節點可提供更多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研究的模型。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宋玉龍副研究員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宋玉龍副研究員在大會報告中介紹了一種高效檢測microRNA上的RNA editing sites的方法 (miR-mmPCR-seq),該報告指出了檢測microRNA上A-to-I editing sites存在的難點問題,隨后論證了mmPCR-seq方法的優勢所在,并通過實驗進行驗證,最后闡明了miRNA編輯不僅可調控miRNA生成和功能,還可獲得新靶標,活著影響不對稱鏈的選擇,揭示了RNA編輯對miRNA生物學的影響。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何春江副教授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何春江副教授在大會上作了《組織與疾病相關非編碼RNA識別分析和數據庫構建》的報告,分享了非編碼RNA識別分析及構建數據庫的成功經驗。報告首先介紹了lncRNA在組織和疾病中的特征分析,及構建的急性髓性白血病lncRNA數據庫和心臟發育相關lncRNA數據庫;然后著重介紹了研究circRNA的可視化工具CircView,以及構建的組織特異circRNA數據庫TSCD和癌癥特異性circRNA數據庫CSCD,該研究為鑒定組織及疾病相關非編碼RNA提供強有力的研究工具,并為構建相關數據庫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宇斌副研究員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宇斌副研究員為大家介紹了一個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單核苷酸分辨率MeRIP-seq數據分析工具DeepRIP,闡述了該工具可用于單核苷酸分辨率下的高通量RNA甲基化數據分析,包括Peak calling、位點預測和定量分析,并且DeepRIP還可應用于癌癥領域,預測m6A位點的變化,從而鑒定出m6A相關顯著突變基因,助力m6A調控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研究。
集體交流環節
交流環節參會代表們踴躍提問
本屆大會還設置了嘉賓集體交流環節(Panel Discussion),旨在讓參會者們同本屆嘉賓進行更深度地交流互動。在這個環節中,參會者們紛紛圍繞課題或實驗中遇到的困惑、實驗問題等進行提問,得到嘉賓的熱情解答和真知灼見,激烈思想碰撞讓大家深受啟發。
本屆會議還吸引了12家企業的贊助和6家合作媒體的支持,展商區交流非常火熱,為參會者帶來了最新的研究試劑、儀器及科研技術服務,為加深學術界與企業人士的交流合作提供了理想的平臺。
參觀銳博生物總部

參觀銳博生物人員集體合影
第一天會議日程結束后,部分嘉賓及參會者參觀了銳博生物總部,重點參觀了公司展廳、分析實驗室和寡核酸cGMP生產車間,參觀人員紛紛對銳博生物在核酸及細胞生物學方面的領先研發實力表示稱贊,銳博生物“創新永不停“的精神給來賓們留下深刻印象,而銳博生物也正在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的核酸科技產業平臺,計劃打造亞洲規模最大的寡核酸原料藥CMO基地。
同時,銳博生物還將繼續致力于“促進學術交流,共推研究發展”的崇高使命,不斷為中國非編碼RNA、表觀遺傳學、核酸科技醫學轉化及產業化貢獻一份重要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今年11月15日-16日舉辦的廣州核酸國際論壇(CNAF)和2019年下一屆非編碼RNA與表觀遺傳學盛會!
大會留言區
這次會議很成功,十分感謝邀請,并有機會與同行們進行學術交流。
本次會議舉辦的非常好,感謝有此機會與該領域的頂尖專家一同交流,內容嚴謹充實,獲益匪淺。
廣州會議落下帷幕,一幫青年才俊手上真的全有CNS,工作做得非常扎實。
回去會跟領導匯報這次見聞,希望下次號召更多同行來參加這個會議,爭取十一月份CNAF再見!
感謝會議中周到的服務和安排!
很高興參加這次會議并認識各位新朋友!謝謝你們的組織和安排。
非常感謝你們熱情周到的服務,你們辛苦了。
期待下一屆邀請曹雪濤院士、樊代明院士、宋爾衛教授、張赫教授、孫樹漢教授、龐衛軍教授…
希望會議上來的廠家可以提供給更多的優惠活動!
希望增加墻板交流環節,多增加一些場次,多一些時間!
大會精彩瞬間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