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亞太地區蛋白質學會第三次學術會議(第二輪通知)
瀏覽次數:9478 發布日期:2011-4-1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亞太地區蛋白質學會第三次學術會議及中英雙邊蛋白質學術會議
2011年5月5日-9日,上海大學
“亞太地區蛋白質學會第三次學術會議(The 3rd Asia Pacific Protein Association Conference)”將于今年五月初在中國上海召開。亞太地區蛋白質學會每三年舉辦一次學術大會,前兩屆學術會議分別在日本橫濱(2004年4月14-18日)和澳大利亞凱恩斯(2008年6月22-26日)舉辦,已為促進全世界、尤其是亞太地區蛋白質科學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本屆大會首次由亞太地區蛋白質學會與國際蛋白質學會聯合舉辦,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專業委員會(The Chinese Protein Society)承辦。會議組委會主席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志珍院士擔任,國際蛋白質學會主席Daniel Raleigh 教授及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饒子和院士擔任會議組委會共同主席,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昌增益教授擔任大會的秘書長,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李根喜教授擔任執行秘書長。大會的六位主旨報告人是美國Scripps 研究所的Peter Wright教授、英國劍橋大學的Tom Blundell教授、日本東京都市醫學科學研究所的Keiji Tanaka教授、哈佛大學的施揚(Yang Shi)教授、德國馬普生物化學研究所的Wolfgang Baumeister教授以及哈佛大學的謝曉亮(Sunney Xiaoliang Xie)教授。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Protein and Beyond”。內容包括: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折疊、結構與動態;蛋白質的修飾和相互作用;蛋白質的設計與工藝,蛋白質的定量檢測與單分子研究,蛋白質與疾病及藥物設計,蛋白質組學,蛋白質的交叉研究等研究領域。大會邀請了48位來自亞太地區以及歐洲和北美地區的杰出蛋白質科學家做報告,同時為了給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本次大會還將從提交摘要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中挑選出20位報告人。
本次大會嘉賓云集,其中包括國際蛋白質學會現任主席Daniel Raleigh教授、秘書長兼司庫Jean Baum教授、前任主席Arthur G. Palmer III教授,英國生物化學學會主席Tom Blundell教授,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雜志主編Peter Wright教授,Biochemical Journal雜志主編Peter Shepherd 教授,亞太地區蛋白質學會主席Yuji Goto教授,以及日本蛋白質學會主席、韓國蛋白質學會主席、泰國蛋白質學會主席,澳大利亞蛋白質學會主席等。同時中國科技部基礎司司長張先恩教授,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王志新院士,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饒子和院士,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賀福初院士等也將參加會議。屆時,他們將為與會代表、青年學者及研究生介紹和展示世界上最新的蛋白質科學研究成果、研究進展及新方法、新技術。這是中國乃至世界科學界的一次重大盛會,將為國內同行、特別是青年學者和研究生提供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本屆大會特別設計在上海大學校園內舉行,目的是讓科學直面大學和學生,推動大學的科學和文化發展。在大會期間,組委會還特意安排了一場由上海歌劇院出演的中外名曲專場音樂會,相信能夠帶給與會者一次難忘的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完美盛宴。
與此同時,為慶祝英國生物化學學會成立100周年,英國生物化學學會與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中英雙邊蛋白質科學學術研討會(Joint Sino-UK Protein Symposium)”。王志珍院士和英國生物化學學會主席Tom Blundell教授將擔任組委會共同主席。
大會組委會誠摯邀請國內外廣大研究人員、老師、研究生和博士后參加此次蛋白質科學的盛會。有關兩個會議的詳細內容,請參考會議的網址: http://www.APPAconference2011.org ,http://www.sinouk.org 。相信通過各位的熱烈參與,必將一展中國蛋白質科學家的風采,通過建立更廣泛的國際合作而進一步推動中國蛋白質科學的發展。
更多參會、參展信息請參考: 2011 第三屆亞太地區蛋白質科學大會 暨 第三屆全國跨學科蛋白質研究學術討論會 2011中英雙邊蛋白質科學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