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藥物的偶聯技術概述
ADC藥物的偶聯技術主要分為非定點偶聯(隨機偶聯)和定點偶聯兩類。非定點偶聯技術主要基于賴氨酸殘基和半胱氨酸殘基的偶聯。賴氨酸殘基偶聯因其高天然豐度和表面可及性,具有操作簡便、反應迅速的優點,但缺點是選擇性差、均一性不足,通常產生具有可變DAR和偶聯位點的多個ADC藥物,影響藥物的PK/PD特性。基于半胱氨酸的偶聯方法則通過還原鏈間二硫鍵暴露游離半胱氨酸殘基,實現與連接子的偶聯,有助于減少非均質性ADC,提高均一性。然而,鏈內錯誤橋接的問題仍需解決。
定點偶聯技術因其DAR值更易控制、產出的ADC藥物均一性好,已成為偶聯方法的研發趨勢。定點偶聯技術包括引入反應性半胱氨酸(Thio-mab技術)、鏈間二硫鍵重橋(Disulfide re-bridging)、非天然氨基酸技術、酶催化技術、糖基偶聯技術和臨近誘導抗體偶聯(pClick)技術等。下面將詳細討論這些技術,并重點介紹糖基偶聯技術。
糖基偶聯技術步驟
去糖基化
加偶聯試劑
M-bovin-GalT1(Y289L)具有糖基轉移活性 ,主要作用是將N-疊氮乙酰半乳糖胺( Gal NAz)基團標記到O-GlcNAcylated 蛋白質上。
糖基偶聯技術的優勢
1.高均一性
糖基偶聯技術通過定點修飾糖基,實現了藥物連接子在抗體上的均一分布,提高了ADC藥物的均一性。
2.穩定性好
糖基偶聯技術避免了對抗原結合和抗體功能的干擾,同時糖鏈的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也提高了ADC藥物的穩定性。
3.安全性高
糖基偶聯技術減少了對抗原受體的干擾,降低了脫靶效應,提高了ADC藥物的安全性。
總結
ADC藥物的偶聯技術是決定其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糖基偶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定點偶聯技術,具有高均一性、穩定性好、安全性高等優點,在ADC藥物的研發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偶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糖基偶聯技術將會為ADC藥物的研發及應用發揮重要作用,為腫瘤治療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