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核小體結構
Histone H3理論分子量約為15 kDa,定位在細胞核,在多數組織中均有表達。主要在細胞的S期表達,并且在分化過程中隨著細胞分裂減慢而表達量急劇下降。
Histone H3在轉錄調控、DNA 修復與復制和染色體穩定性中發揮核心作用。DNA的可訪問性是通過組蛋白的一系列復雜的翻譯后修飾(也稱為組蛋白編碼)和核小體重構來調控的。
翻譯后修飾
Histone H3通過一系列的翻譯后修飾(也稱為組蛋白編碼)和核小體重構來調控DNA的可訪問性,可經過多種翻譯,如:乙;,泛素化,磷酸化,甲基化,瓜氨酸化,琥珀酰化和異丁基化等。修飾的Histone H3可以改變染色質的結構,影響染色質與轉錄因子的可及性,從而調控基因的表達。在多種生物學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但不限于基因表達調控、DNA修復、細胞周期調控、細胞增殖和凋亡,神經元抑制等。
圖2 Histone H3 N 末端尾部結構域的修飾。經典的甲基化、乙;⒘姿峄稽c已標出。
熱門修飾
乙酰化(Acetylation):通常與基因激活相關,因為它能中和組蛋白上的正電荷,使得 DNA 更容易被轉錄機器訪問。乙;ǔ0l生在H3的賴氨酸殘基上,如H3K9ac(Histone H3上的第9位賴氨酸殘基發生乙酰化修飾)、H3K14ac、H3K27ac等。
甲基化(Methylation):可以在不同的賴氨酸殘基上發生,每種甲基化狀態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如H3K4me3(Histone H3的第4位賴氨酸殘基上發生的三甲基化修飾)通常與活躍的轉錄激活有關,而H3K27me3則與基因沉默相關。
磷酸化(Phosphorylation):磷酸化發生在特定的蘇氨酸、酪氨酸殘基上,與細胞周期進程,特別是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期間的染色體凝縮和DNA損傷響應有關,如H3S10ph(Histone H3 第10位絲氨酸的磷酸化)、H3T11ph等。
乳酸化(Lactylation):Histone H3乳酸化主要發生在賴氨酸上,不同位點的乳酸化修飾也有不同的功能影響。H3K18la(HistoneH3 的第18位賴氨酸殘基上發生的乳酸化修飾)在多種疾病中起作用:在敗血癥引起的肺損傷中,通過m6A修飾ACSL4促進鐵死亡;H3K18la也被作為感染性休克的潛在生物標志物進行研究。H3K9la(Histone H3的第9位賴氨酸殘基上發生的乳酸化修飾)在調節基因表達和參與疾病調控中起作用,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中可能涉及內皮-間充質轉化(EndMT)的調節。
巴豆;–rotonyl):通常在調控基因表達和染色質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發生在賴氨酸殘基上。H3K23cr(Histone H3的第23位巴豆;┡c基因轉錄調控有關,MORF復合體被鑒定為特異性的H3K23乙酰轉移酶,并且這種活性與H3K14的巴豆;揎椨嘘P。
總蛋白及其他修飾
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