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為模擬人類PD,理想的動物模型應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1)多巴胺能神經元在出生時數量及形態正常,青年時期開始逐漸選擇性地減少,減少量超過50%,且容易通過神經化學和神經生理學的方法檢測到;
(2)模型應能容易檢測其運動功能的損傷,包括運動遲緩、肌僵直和靜止性震顫等PD的主要癥狀;
(3)模型應能顯示出路易小體的形成;
(4)如果模型是遺傳性的,應基于單一突變而使突變模型有著強大的傳播能力;
(5)模型應有相對較短的疾病周期(如數月),以使藥物篩選得以經濟、快速地進行。
模型制備
一,靈長類PD模型
恒河猴在戊巴比妥(40mg/kg)腹腔麻醉下,切開頸部皮膚,經鈍性分離暴露一側頸總動脈。對動物行頸總動脈注射,即將新鮮配制的MPTP(Sigma)按1.0~1.5mg/kg體重溶于2mL生理鹽水中,逆血流方向緩慢注入血管中。若動物在第1次手術后PD癥狀不明顯,故分別在每隔5d后又給予第2~4次注射,直至PD癥狀出現。用MPTP建立的靈長類雙側及偏側PD模型,在癥狀、體證、病理、生化、對藥物治療的反應方面與人類PD的特征極為相似,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PD動物模型。
二,MPTP用于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制作
小鼠對MPTP的敏感性存在種系和年齡的差異。一般選10~12周齡,體重25~30g成年C57BL褐鼠,按體重30~40 mg/kg腹腔注射MPTP,連續7d。于第6~7次注射后出現暫時性(2~3h)軀干震額、豎毛、尾巴過伸、動作減少及爬桿試驗障礙。
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為學改變的定量觀察
1)爬桿試驗
2)懸掛實驗
3)游泳實驗
以上幾種定量觀察法為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為學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較為準確和客觀的方法,同時也提高了整個實驗的客觀性。
康森特生物科技(長沙)有限公司總代理的德國Simi精細行為記錄分析系統是為捕捉及分析動物精細行為而設計。該系統可為您獲取精確量化的運動學數據;可為您客觀評估疾病治療效果,輔助優化治療方案;可運用到神經科學領域相關實驗中,如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癥、亨廷頓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脊髓損傷等中樞神經損傷研究。動物精細行為捕捉對于研究基因突變、藥物作用和環境刺激等導致的行為和生理病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實時視頻追蹤記錄分析系統能夠對諸如每個關節的平移、旋轉,每個抓指的抓取動作精細分析;對細胞的分裂分化及位移進行跟蹤監測;對模型動物進行精確記錄和評估,提供持續不斷的進程監控。該系統集成多種運動分析方法,獲取優于傳統方法的分析結果,實現對患有中樞神經系統障礙動物模型運動學數據的全面評估。
想了解更多內容,獲取相關咨詢請聯系
電話: +86-0731-84428665
聯系人:徐經理 +86-138 1744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