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基各自成分作用及培養基的滅菌及使用
瀏覽次數:3058 發布日期:2021-12-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培養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組織和動物組織生長和維持用的人工配制的養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無機鹽(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和水等。
有的培養基還含有抗菌素、色素、激素和血清。不同培養基可根據實際需要,添加一些自身無法合成的化合物,即生長因子。
有的培養基還含有抗菌素、色素、激素和血清。

培養基包含 碳水、含氮、無機鹽、維生素、水 成分,現介紹它們的各自的作用:1.NaHCO3的作用是什么?與二氧化碳一起形成緩沖系統,保持培養基PH值穩定。
2.丙酮酸鈉的作用是什么?丙酮酸鈉可以作為細胞培養中的替代碳源,盡管細胞更傾向于以葡萄糖作為碳源,但是如果沒有葡萄糖的話,細胞也可以代謝丙酮酸鈉。丙酮酸鈉的貯存液濃度一般為50mM,-20℃保存,培養基中的終濃度為1mM.
3.加入HEPES有何好處?培養基中最常用的Buffer system是碳酸氫鹽,它可提供營養,但卻在生理PH值條件下會降低緩沖能力。而HEPES是一種很強的Buffer,加入HEPES能使細胞培養基在PH7.2-7.6條件下緩沖能力增強。HEPES的貯存液濃度一般為1M,常溫保存。培養基中的終濃度為25mM,即5ml 1M的HEPES加入到200ml完全培養基中。
4.酚紅的作用是什么?酚紅在培養基中被用來作為PH值指示劑:中性時為紅色,酸性時為黃色,堿性時為紫色。
5.谷氨酰胺的作用是什么?幾乎所有的細胞對谷氨酰胺都有較高的要求。谷氨酰胺脫掉氨基后,可作為培養細胞的能量來源,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和能量代謝。在缺少谷氨酰胺時,細胞生長不良而死亡。所以,各種培養液中都含有較大量的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在溶液中很不穩定,應置-20℃冰凍保存,用前加入培養基中。加有谷氨酰胺的液體培養基4度冰箱儲存兩周以上時,應重新加入原來量的谷氨酰胺。
試驗操作中常配制高濃度(100倍)的谷氨酰胺溶液(1ml/支),分裝使用,-20℃保存。使用時,每支1ml的谷氨酰胺加入到99ml完全培養基中,使其終濃度為2mM培養基。

培養基的滅菌及使用:1、每次配置時,要注意其生產日期是否在保質期內,查看其開瓶日期及瓶口密封性,保證其未變質,并且未吸潮。
2、培養基配置時,稱量要準確,包括鹽水的分裝要準確。
3、一定要保證現配制現滅菌,未滅菌的配好培養基不能長時間放置,更不可隔夜。
4、滅菌時要保證恒溫、恒壓,同時要保證有效滅菌時間。
5、滅菌過的培養基要冰箱保存,可保存一周,一般不超過 3 天。而且要遵循“先入先出”原則,先配制的要先使用。
6、在使用時,要根據當班次的使用量,用水浴鍋先將培養基溶化為液態,然后及時調低水域溫度(先化好的可從水域取出,放在水浴鍋鍋蓋上)待用,千萬不可長時間使培養基處于高溫狀態。
7、做產品微生物檢測時,傾倒培養基溫度在 45℃左右,不可過燙,避免將菌燙死;也不可過涼,化好的培養基又結塊凝固,不便于觀察結果。
8、每瓶培養基均要做空白。
9、盡量集中做樣,避免頻繁打開同一瓶培養基瓶塞,增大培養基的污染幾率,出現誤差結果。
10、培養基剩余過少時,可先將其傾倒成空白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