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蛋白純化方法及全能核酸酶在解決核酸殘問題中的優勢
瀏覽次數:1255 發布日期:2024-12-20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一、蛋白純化知多少:常見蛋白純化方法概覽
- 親和層析,是一種利用分子與其配體間特殊的、可逆性的親和結合作用而進行分離的層析技術。比如酶與底物、抗原和抗體之間專一的相互作用等,將其一作為配基固定在填料上,就可以從初始樣品中吸附相應的生物分子,然后通過合適的洗脫將其解離達到純化的目的。
- 凝膠過濾,也叫分子排阻層析,是利用帶孔凝膠珠作基質,按照分子大小分離蛋白質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層析技術。它還廣泛地應用于分離、提純、濃縮生物大分子及脫鹽、去熱源等,測定蛋白質的分子量也是它的重要應用之一。
- 鹽析也是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增加中性鹽濃度使蛋白質、氣體、未帶電分子溶解度降低。
-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同樣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分離蛋白質和寡糖核苷酸。
這些不同的蛋白純化方法各有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根據具體的需求和蛋白的特性等因素來選擇使用或者聯合使用。
二、全能核酸酶大揭秘
(一)全能核酸酶的基本特性
全能核酸酶,又稱廣譜核酸酶、超級核酸酶或活性核酸酶,是一種來源于粘質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非特異性核酸內切酶。
(二)全能核酸酶的作用原理
全能核酸酶對核酸進行降解的原理是通過其特定的酶活性作用于核酸分子內部的磷酸二酯鍵。它作為一種內切酶,能夠識別并結合到核酸鏈上,然后在鏈內合適的位置進行切割,不管是 DNA 還是 RNA,也無論它們呈現出何種具體的結構形態,如雙鏈的穩定結構,或是單鏈的相對靈活形態,亦或是環狀、線狀等不同拓撲結構,實現諸如降低溶液粘度、去除核酸干擾等一系列在蛋白純化等應用場景中所需要達成的目的。
三、全能核酸酶在蛋白純化中的應用場景
- 重組蛋白純化時去除核酸污染
- 配合裂解液提升蛋白產量
- 在病毒載體制備中確保核酸去除
- 防止外周血單細胞結塊現象
逐典生物依托重組蛋白定向改造平臺,基于AI酶進化能力,成功開發多款全能核酸酶,酶活性高,終產物回收率高,能夠特異性適配不同應用場景,在病毒純化、疫苗生產、蛋白和多糖類制藥工業作為宿主殘留核酸去除試劑,有效去除宿主殘留核酸,保證生物制品功效及安全性。
產品特點
- 高酶活性:中、高鹽緩沖液條件下,酶活性高
- 高回收率:高鹽環境下減少核酸纏繞病毒或目的蛋白,降低AAV等病毒顆粒聚集,提高目的產物回收率
- 高工藝簡便性:下游收獲或純化無需超濾換液或透析脫鹽
性能驗證數據
圖1.Pannarase全能核酸酶酶切數據
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
Pannarase在150 mM Na+濃度條件下酶活性最高,300 mM時仍有36.2%的活性
圖2.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耐鹽曲線

圖3.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酶切數據
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SAN),更高鹽耐受型
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SAN),更高鹽耐受型在600~700 mM Na+濃度條件下酶活性最高

圖4.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SAN),更高鹽耐受型耐鹽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