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主要有哪些用途?
a.啟動子結構分析,將啟動子區域序列(通常2k左右)進行分段截短,或對特定位點進行突變,再分別構建入luciferase報告載體,檢測其啟動子活性。
b.啟動子SNP分析,一些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存在單核苷酸多態性,可運用熒光素酶報告系統分析其相對活性。
c.驗證特定轉錄因子同其調控序列的作用,將該序列(通常為啟動子區域)插入報告基因載體,同時在實驗細胞中共轉過表達該轉錄因子,可分析轉錄因子過表達是否提高熒光素酶活性。
d.可以分析信號通路是否激活,將該信號通路的下游響應原件序列構建入報告基因載體,在不同上游信號條件下,熒光素酶活性代表了通路的下游響應。例如在GPCR研究中,將cAMP response element(CRE)載入報告基因載體,構建穩定表達細胞株后,可以用于分析GPRC的激活與抑制劑篩選。又如,將HIF1α的響應原件hypoxia-responsive element (HRE)插入luciferase報告載體構建穩轉細胞株,可以用于低氧相關通路的研究。
e.驗證microRNA的靶序列,將待測的3’UTR序列插入報告基因載體,再共轉入該microRNA,如果熒光素酶活性下降,則提示為其靶序列。
Q:做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需要提供什么?實驗結果包括哪些?
您需要提供:1.基因序列或模板,需提供詳細的轉錄因子、目的基因或microRNA信息;2.實驗細胞,默認為使用293T細胞,
實驗結束后,會為您提供實驗流程及完整報告一份,包括實驗原始數據、圖片、分析結果等。
Q:熒光素酶作為報告基因相比于熒光蛋白有哪些優勢?
Luciferase的靈敏度相比于GFP提高10-100倍以上,同時具有更寬的動態范圍,便于數值分析比較,不需要熒光顯微鏡,而且在活體實驗中其熒光穿透性高于EGFP等熒光蛋白,同時由于沒有內源活性、其本底信號很低。
而GFP等熒光蛋白相比于熒光素酶的優勢在于可以進行失蹤定位,并且其觀測不需裂解細胞,方便進行適時觀察。
Q:海腎熒光素酶和螢火蟲熒光素酶相比,相對活性如何?
在氧、鎂和ATP的存在下,螢火蟲熒光素酶作用于甲蟲熒光素,而來源于海洋腔腸(Renilla reniformis)的熒光素酶在氧的存在下作用于海腎熒光素。雙報告基因技術(Dual-reporter assays),結合了螢火蟲熒光素酶測試和海腎熒光素酶測試。
CHASELECTION逐典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旨在準確、靈敏、高效地測定螢火蟲螢光素酶活性,應用高通量藥物篩選、藥物活性檢測、大規模啟動子功能測定、信號通路等研究。
逐典螢光素酶報告基因
針對報告基因檢測不同的側重需求,逐典推出了3種檢測系統。
逐典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優勢:
1. 檢測靈敏度高,信號穩定性好
HEK293-NFK B-LUC細胞加入梯度稀釋的TNF 在37C、5%CO條件下刺激6小時后,分別用增強型、超敏型、穩定型檢測試劑進行信號檢測。
2. 操作方便
僅需將底物和螢光素酶檢測緩沖液混合后直接加入到細胞即可。
3. 穩定性好
同時在10次反復凍融實驗中,逐典全系列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顯示出較強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