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紅外熱成像檢查對類風濕治療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670 發布日期:2023-8-1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類風濕的病理特征表現為
關節滑膜炎癥及滑膜組織增生,進而導致關節損傷及骨破壞。類風濕的治療則要在遵循個體化原則的基礎上,
祛除關節炎癥,調節全身免疫系統。有一項檢查可以
準確定位炎癥的分布,那就是醫用紅外熱成像檢查。
醫用紅外熱成像儀是一種高科技檢測技術,可以提前兩年乃至更早,定性、定位關節及周圍組織的炎性介質,為風濕患者贏得黃金救治時間。風濕患者在醫院的常規檢查包括:風濕因子、血沉、抗O、C-反應蛋白、關節X光片等。這些檢查流程繁瑣,醫生拿到報告后,易誤診漏診,而且很多儀器僅可在骨質受損后檢出精準患處,最終導致耽誤病情、關節畸形。而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很好避免誤診漏診的情況。
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就是用極其敏感地(小于0.5℃)接受人體細胞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輻射,并通過特有的成像和“由表及里”的層析技術,測定體內異常熱量的分布深度,強度、形態及走勢,從而全面、真實、動態地反應由人體代謝熱所表達的健康狀況和疾病信息。
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治療類風濕有哪些好處?
01無損傷、無輻射
熱成像掃描技術對人體無損傷、無輻射。 通過對人體溫度熱場圖像層層分析判斷,可以精準檢測出人體各關節病灶部位、炎癥性質的程度及范圍。
02早發現,早干預
類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是出現滑膜炎,不少患者在類風濕早期,還沒有明顯關節腫痛時,滑膜炎就已經存在了。而X光片只有病情進入后期的患者出現明顯的關節畸形時,才能檢測出來,不能在早期就提示骨侵蝕。熱成像掃描技術有助于類風濕的早期診斷,讓患者把握住前6個月黃金治療期。
03規范診療,抗復發
因為免疫系統紊亂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反應,免疫復合物、炎性因子增多沉積在關節內,易破壞關節、滑膜、骨質等,所以需要從根源上調節免疫平衡。臨床上常運用免疫吸附療法,吸附類風濕患者血液中的致炎細胞因子、炎性介質、免疫復合物及致病因子,凈化血液以及阻止由于血液循環再次在關節產生炎癥的可能。
在此期間,可以通過醫用紅外熱成像儀檢測免疫功能是否平衡,以及觀測關節局部炎癥消退情況,繼而判斷病灶整體恢復情況。主治醫生可以就此評估是否繼續進行抗復發治療。
所以,紅外熱成像檢查可以便于醫生準確判斷病情程度,也有助于為風濕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