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各類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的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對于人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造力量,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并促進當代和未來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是一項系統的綜合性科學。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6月11號播出了《面對面》專題節目《蘇伯民:再續千年》,這是一期關于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護以及以及修復的專題節目。節目里面的敦煌研究院蘇伯民院長有這么幾段話,他是這么說的:
我們那個時候已經有顯微鏡了,我對顯微鏡特別感興趣,我就用顯微鏡看顯微鏡下面,顏料顆粒的形狀,顆粒的顏色,就特別漂亮。同一塊顏料顆粒上面有黑的,前端有變棕色的 ,還有一部分沒有變色的,還有一些也說不清楚是一些什么樣的顏色,就覺得你眼界好像一下就開了。
莫高窟壁畫,這塊為什么脫落了?那塊為什么變色了?這塊為什么污染了?通過顯微鏡做一個剖面,就發現這個上面有一層類似透明狀的帶點棕色液體,初步推測,屬于昆蟲排泄物。
蘇伯民院長的話說明了顯微鏡在文化的保護和修復中的重要作用。其實在考古發掘,文物的保護和修復過程中,需要用到非常多的儀器設備,這里面主要包括:顯微鏡,三維激光掃描儀,X射線攝影裝置,紅外線攝影裝置,紫外線攝影裝置,CT掃描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離子色譜儀,激光拉曼光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在設備列表里面,顯微鏡的類型和應用多,其主要類型和具體應用如下:
1、 金相顯微鏡
在以上應用于文物保護和修復的顯微鏡類別里面,光學顯微鏡(金相顯微鏡/偏光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等)是作為實驗室基礎的配套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金相顯微鏡下的文物圖片
偏光顯微鏡下的文物圖片
明美體視顯微鏡下的植物文物圖片
基于考古發掘,文物的保護與修復中基礎光學顯微鏡的應用要求,廣州市明美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案。
2、 偏光顯微鏡
明美透反射專業偏光顯微鏡MP41, 配套的顯微成像系統主要包括MSX1/MDX10/MSX2等。
體視顯微鏡MZX100,MZ101以及MZ62都有廣泛的應用,配套的顯微成像系統主要包括MSX1/MDX10/MSX2等。
通過央視《面對面》的這期關于文化保護和修復的專題節目,我們也認識了敦煌研究院蘇伯民院長,了解了他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里專注于莫高窟文物的保護和修復工作的感人故事。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太多的文物,需要發掘,保護以及修復。也需要有更多的人像蘇伯民院長一樣長期默默耕耘,默默付出。廣州市明美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迄今成立二十年,此前在文物保護方向有做了一點點參與,希望在以后隨著我們顯微鏡產品的不斷提升,我們能夠有更加深度的參與。
中國植物考古學術研討會現場
中國植物考古學術研討會現場
來源央視網,《[面對面]蘇伯民:再續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