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爐爐底風口耐火材料侵蝕中紅外監控的應用
瀏覽次數:538 發布日期:2023-6-15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目前,轉爐煉鋼是國內主要的煉鋼方法之一,盛鐵水的轉爐,用鋼板做外殼,耐火材料做內襯。轉爐內的溫度,高能達到1700攝氏度左右。
在長時間工作中,轉爐內部耐火材料逐漸受侵蝕、脫落,鋼板直接暴露在高溫環境中,軟化甚至熔蝕,易造成爐底燒穿引起穿爐事故。那么,怎么知道轉爐內部耐火材料是否受損、程度如何?
怎么做,科學監測轉爐內襯?
傳統做法是依靠人工經驗或定期更換,可能導致過度維護或維護不當。有什么新方法嗎?我們來看一組圖。

轉爐可見光圖及其熱像圖
上圖轉爐可見光圖及其熱像圖,熱像圖上顯示爐底最高溫超400攝氏度,而且每張圖包含110592個精確的溫度數據,可以得知任意點的溫度。為什么實物看不出有溫度差異,卻能在熱像圖上一覽無余?通過溫度值的高低,怎么判斷判斷爐內耐火材料的狀態?依據又是什么呢?
這不得不說到用來拍攝這些圖的熱像儀了,熱像儀是一種非接觸的測溫儀器,通過對物體表面的熱(溫度)分布成像與分析,能夠快速發現物體的熱缺陷。
如果爐底內部某處的耐火層被磨損,此處的熱傳導速度比正常區域快,爐底表面對應的部位則溫度高,表現在熱像圖上,會出現明顯的熱斑。經過持續不斷的數據采集,可以形成轉爐全生命周期的熱像數據,從而建立起精準的判斷標準,以此來科學監測所有轉爐狀況。
同樣,熱像儀可以用來監測轉爐內壁的耐火材料狀況,也適用于監測鋼包、中間包等重要設備。

鋼包可見光圖及其熱像圖
上圖鋼包可見光圖及其熱像圖,熱像圖上Sp1、Sp2兩處溫度均超過380攝氏度,顯示這兩處鋼包壁殘厚變薄,需要進行小修,更換渣線處的耐火磚內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