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
1. 隨著時間的推移,星形膠質細胞獲得不同的炎癥狀態
研究星形膠質細胞時間依賴性轉錄組對炎癥的變化,研究者在出生后第30-35天(P30-35)向Aldh1l1eGFP報告小鼠腹腔注射LPS或無內毒素鹽水作為對照。注射LPS后3、24和72小時,對皮質星形膠質細胞進行熒光活化細胞分選純化,提取總RNA并處理以獲得大量RNA序列(圖1a)。研究者發現星形膠質細胞基因表達在3小時、24小時和72小時發生了廣泛變化(圖1b,c)。24小時的反應與之前發表的反應相似,常見的星形膠質細胞反應性標記物Gfap和Serpina3n在所有時間點都上調(圖1e)。然而,研究者發現,基因表達的變化大多是單個時間點獨有的(圖1d),在所有時間點,743個改變的基因中只有4%被誘導。例如,干擾素刺激基因(ISG)如IIgp1、Cxcl10和Gbp2在3小時時表達最高(圖1e、f)。在24小時,參與血管生成和血壓的基因如Fbln5、Agt和參與細胞外基質重塑的基因(包括Timp1)上調(圖1e、f)。
2. 復雜的星形細胞亞群分布在大腦中不同的區域
為了進一步了解星形膠質細胞的異質性,研究者接下來對來自注射LPS和鹽水的雄性和雌性Aldh1l1eGFP小鼠的星形膠質細胞進行scRNA-seq(圖2a)。使用細胞類型標記去除非星形細胞后,共保留79,944個細胞,鑒定到10個細胞類群(圖2b,c),這些亞群可分為灰質/上層富集(亞群0、1、3和8)或白質/深層/次皮層(亞群 2、4、5、6、7和9)。為了確定研究者的星形膠質細胞亞群是否占據不同的解剖位置,研究者對3只鹽水處理小鼠和3只LPS處理小鼠大腦切片進行了空間轉錄組分析。通過星形膠質細胞特異性基因,如S100b或Aldh1l1的空間表達,結合單細胞轉錄組數據,確定了各細胞群的空間位置。
3. 星形膠質細胞對炎癥的反應是異質性的
為了了解單個集群對LPS誘導的炎癥的反應,研究者對各個亞群分別進行了差異分析。研究者觀察到,所有集群對LPS誘導的炎癥反應強烈(圖3b-d)。盡管大多數星形膠質細胞表現出重疊的基因誘導,但不同的亞群產生不同的炎癥反應(圖3c、d)。研究者發現每個亞群都有獨特的誘導基因,其中亞群4具有最多的亞群特異性DEG(圖3c)。然而,大多數基因在集群之間表現出復雜的協同調節,在9個集群中常見45個DEG(圖3c)。當觀察LPS誘導基因的亞群富集時,研究者再次觀察到炎癥基因的亞群特異性表達。例如,亞群8富含ISG,如Igtp、Tap1和Stat1。同時,亞群7誘導參與血管生成的基因,包括Agt、Cd34、Fbln5和Pgf。
4. 星形膠質細胞的反應亞群占據不同的解剖位置
亞群4占所有測序星形膠質細胞的5.9%,主要由炎癥標記物定義,包括Timp1、Gap43、Hspb1、Lcn2和Gfap。亞群4還表達通常由干擾素誘導的基因,包括Psmb8、Ifitm3和參與抗原呈遞的基因:H2-K1、H2-T23和H2-D1(圖4a–c)。研究者發現,在鹽水和LPS處理的動物中,第4亞群細胞存在于Gfap+白質束中,包括胼胝體,以及第三腦室和側腦室之間(圖2d和4d)。盡管亞群4在對照和炎癥小鼠大腦中被鑒定,受LPS誘導表達上述炎癥基因(圖3)。當探測亞群4基因模塊時,研究者發現LPS處理在所有Visium腦切片中都有強大的誘導作用(圖4e)。
與亞群4不同,亞群8對LPS表現出強烈的早期反應,是唯一一個幾乎完全存在于LPS處理的小鼠中的亞群(圖第5a、d)。亞群8表達的基因中的大多數是ISG,包括IFN依賴性轉錄的主要調節因子Stat1和Stat2。在亞群8中富集的其他基因包括參與抗原處理(Tap1和Tap2)和呈遞(H2-Q4、H2-K1、H2-Ab1、H2-D1和H2-T23)以及IFN誘導的GTP酶(Gbp3、Gbp7、Gbp2、Irgm1、Iigp1和Igtp)的基因(圖5b、c),提示這些星形膠質細胞暴露于干擾素,并使其抗原呈遞能力增加。空間轉錄組學顯示Cluster 8位于小鼠大腦的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周圍、海馬下方以及腦表面。
5. 疾病模型中的干擾素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
鑒于其明確的炎癥特征,在明確炎癥特征的基礎上,研究者將本文的研究數據與前人發表的來自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多發性硬化(MS)小鼠模型和急性刺傷模型的scRNA-seq數據集整合在一起分析,以期進一步探討亞群8是否存在于其他具有炎癥成分的疾病模型中。以上數據集單獨分析時,沒有發現8亞群星形膠質細胞,可能是因為這些研究中亞群8星形膠質細胞的占比較低(~2.7%)。而當所有數據集整合分析時,在人類疾病的慢性小鼠模型中,研究者發現星形膠質細胞表達亞群8基因,其表達部分依賴于Trem2(圖6a–c)。最后,在刺傷損傷的小鼠模型中也可以發現第亞群8星形膠質細胞(圖6g–i)。這些整合實驗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即盡管星形膠質細胞在單一損傷(例如LPS誘導的炎癥)內的反應存在異質性,但在幾種條件下,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特定亞狀態存在一定的同質性。
參考文獻:
Hasel, P., Rose, I. V. L., Sadick, J. S., Kim, R. D., & Liddelow, S. A. (2021). Neuroinflammatory astrocyte subtypes in the mouse brain. Nature neuroscience, 24(10), 1475–1487.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1-00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