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氣溶膠概述及其特點、危害和采樣監測方法
瀏覽次數:2593 發布日期:2023-3-31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一、
氣溶膠與生物氣溶膠
氣溶膠,英文名為 aerosol,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這些固態或液態顆粒的密度與氣體介質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懸殊很大。 氣溶膠顆粒大小通常在0.01~10μm之間 ,但因為來源和形成原因范圍很大,例如:花粉等植物氣溶膠的粒徑在5~100µm之間、木材及煙草燃燒產生的氣溶膠,其粒徑通常為0.01~1000µm,所以顆粒的形狀多種多樣,可以是近乎球形,諸如液態霧珠,也可以是片狀、針狀及其它不規則形狀。從流體力學角度,氣溶膠實質上是氣態為連續相,固、液態為分散相的多相流體。
生物氣溶膠通常指含有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的氣溶膠。PM2.5、PM10等大氣顆粒物中懸浮著大量的細菌、病毒、真菌及致敏花粉、霉菌孢子、蕨類孢子和寄生蟲卵等,空氣動力學直徑在100微米以內的含有微生物或來源于生物性物質的氣溶膠叫做生物氣溶膠。
二、
生物氣溶膠的特點
1.氣溶膠中病毒、細菌的濃度較霧化前母液的濃度高。
2.氣溶膠中病毒、細菌的死亡速度通常有2個階段,氣溶膠形成最初幾秒鐘內死亡較快,約有半個數量級的微生物遭到滅活。此后的死亡速度較慢并受微生物種類、性質和氣象條件(相對濕度、日照、溫度等)影響。
3.生物性氣溶膠可因風向、風速而飄離其原發地區。
氣溶膠的傳播距離較遠,能達到數十米,乃至數百米,遠遠超過飛沫的傳播距離。例如:細菌性氣溶膠可擴散至下風向1km處仍保持其生物活性,腸道病毒在下風50m處也可檢出。
三、
生物氣溶膠的危害
生物氣溶膠可如細顆粒物一樣,進入人體呼吸系統,在呼吸道甚至肺部中阻留或沉降,其生物活性又使得微生物氣溶膠較普通氣溶膠對人類威脅更大。生物氣溶膠按其形成組分可分為病毒氣溶膠、細菌氣溶膠和真菌氣溶膠。
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直徑在0.02-0.3μm,雖然只能在寄主細胞內繁殖,但在沒有寄主細胞的條件下仍可附著在如呼吸道分泌物等液滴上形成病毒氣溶膠而通過空氣傳播,能導致傳染病的發生,如流感、腮腺炎、麻疹等;細菌氣溶膠通常是單獨存在或由其他粒子所攜帶,病原性細菌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真菌氣溶膠常在潮濕的環境中發生,室內環境中的霉菌等易導致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曾指出,病毒或細菌可以通過氣溶膠經長距離傳播而在短期內導致大面積感染。生物氣溶膠呼吸暴露,不僅能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哮喘、過敏等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引起健康人的血壓顯著升高,導致不可逆的慢性肺功能減退;而且可能導致老弱群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例如新冠肺炎)。另外,因為生物氣溶膠含有部分存活的微生物,一旦被吸入人體,不但進入得更深,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自我繁殖,所以,特定微生物氣溶膠的危害是沒有閾值的。
四、
生物氣溶膠采樣、檢測、監測
鑒于病毒氣溶膠的傳播特性,對空氣環境進行
采樣與快速檢測,
監測醫院門診、病房、污染區、緩沖區、安全區等重點區域空氣中病毒氣溶膠的污染程度,對于保護工作人員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對空氣環境進行
采樣與監測,進一步研究病毒氣溶的傳播規律,對于防控病毒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主要檢測手段包含通過富集采樣后進行培養的菌落單位計數法、特異性抗體抗原熒光檢測法和酶鏈式反應(PCR)法、酶聯免疫法等。
鼎藍科技生物氣溶膠采樣器,型號WA-400II,采樣流量400L/min,樣品液<3ml,采集效率高(1μm采集效率92.5%),采集后樣品液量2ml左右,樣品液濃度高,可直接用于核酸檢測。WA-400II產品鏈接:https://www.dingbluetech.com/productinfo/144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