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Y嘌呤受體7次跨膜,與G蛋白偶聯,參與細胞的代謝營養,其至少有6個不同的亞型,P2Y,到P2Y1到P2Y6嘌呤受體分布廣泛,表達在不同起源的細胞上,如上皮細胞、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橫紋肌細胞,成纖維細胞、神經元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受體通過異源性三聚體G蛋白偶聯到效應器上,發揮其刺激或抑制腺苷環化酶的作用。P2Y嘌呤受體也能夠刺激磷脂酶的活性,并可增加胞內Ca2+濃度。另外,通過受體的介導和促使前列腺素釋放的機制,P2Y嘌呤受體可增強cAMP的產生。P2Z受體(P2X7)幾乎表達在所有炎性免疫細胞和某些轉化細胞株(如某些癌細胞株)。
P2Z受體的胞外ATP通道開放后所引發的反應有:①Ca2+和Na+快速內流。②K+快速外流。③細胞膜發生去極化。④磷酸化小分子代謝產物外流。⑤細胞變圓腫脹。⑥抑制巨噬細胞的胞飲和吞噬活動。⑦細胞內微管網絡解聚(disaggregation of the microtubule network)。⑧胞吐顆粒內容物釋放。⑨細胞死亡,包括細胞凋亡。⑩IL-1β等細胞因子成熟和釋放;近來還發現其參與細胞內分枝桿菌的非NO依賴性殺傷免疫反應。
P2Z可從3個方面有別于其他P2受體:①受體激活不僅形成內向的離子電流,也出現細胞的滲透性(permeabilization)增強。②苯甲酰基-苯甲酰基ATP[2',3'-(4-benzoyl)benzoyl ATP]是P2Z最有效的激動劑,但ATP效力較低。③其激活效應能被細胞外鎂離子所抑制。大鼠P2X7,功能是其可形成一個對小分子陽離子具有滲透性的通道,也可形成溶解細胞的孔道。短暫使用ATP(1~2 s)刺激P2Z受體,其表現類似于其他P2X受體,并可以短暫性開放通道;重復或延長使用激動劑造成細胞滲透化;降低細胞外鎂離子濃度可增強其生物學效應。滲透化的發生涉及由239個氨基酸殘基所組成的胞質區C端,因為C端缺失尾部177個殘基后不能出現細胞滲透化,但不影響小分子陽離子通道。
P2受體參與LPS的巨噬細胞激活反應,P2X7能引起LPS誘導的ERK1(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 1,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1)和ERK2的最大限度的活化,上調誘導型NO合成酶(iNOS)的表達。P2X7的C端與LBP和BPI的保守結構域同源,P2X7在內毒素信號轉導和巨噬細胞的活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可能成為內毒素血癥治療的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