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對于無mCD14受體的細胞,如內皮細胞和上皮細胞等,需要通過可溶型CD14受體(soluble CD14,sCD14)激活內皮細胞和上皮細胞上的TLR4,且sCD14同LPS-LBP結合形成sCD14-LBP-LPS三元復合物,該復合物既可將LPS轉遞給mCD14,也可以轉遞給內皮細胞等,通過TLR4產生一系列生物學效應(發熱、炎癥反應、DIC等)。另外,機體的實質細胞,如肝細胞,也有mCD14和TLR4受體,其表現類似于巨噬細胞。在無CD14等受體存在的情況下,LPS 甚至可直接結合TLR4發生效應,但其強度相對較弱。
LBP與內毒素結合形成LPS-LBP復合物后與mCD14或sCD14結合,刺激單核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等,從而發生內毒素的激活效應,給機體帶來有利和有弊的雙重影響,其中上述轉運為可逆性反應。在此過程中,LBP作為載體蛋白,將LPS傳遞給CD14等受體。實際上,LBP作為一種催化劑,催化LPS 與CD14結合:即LBP的N端區域先與LPS聚集體的LPS結合,使其解離為單體,形成LPS單體-LBP復合物(類似于底物-酶復合物),再通過LBP的C端區與CD14結合,形成LPS-LBP-CD14復合物;轉遞結束后,LBP從復合物中脫離出來,參與其轉運功能的再循環。也就是說,LBP是通過作為一種催化劑的方式催化LPS與CD14 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