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學家在JBC(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91, 5270-5277) 發表了一篇很有價值的文獻, 發現Naa10這個蛋白并不具備蛋白質賴氨酸乙酰轉移酶的性質。 文獻采用了2家不同抗體公司的抗乙酰賴氨酸抗體, 一家來自CST (圖 A,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的抗體,catalog no.9681);另一家來自藍光生物的母公司ImmuneChem(圖B, ImmuneChem的抗體, catalog no. ICP0380)。不同的抗體來源結果各異, 究竟哪一家的更好? 先來了解和比較一下文獻的實驗結果。
兩家來源的抗體各顯示了各異的結果.
1)從圖B (抗體來源ImmuneChem, ICP0380)的結果看可以做這樣的結論:Naa10 不能乙酰化Runx2和MSRA; Runx2及MSRA可以被Acetyl-CoA非酶促反應乙酰化。 這和文章的結論一致。
2)若從圖A (抗體來源Cell Signalling)的結果(圖紅圈)來看,只能說H3, Runx和MSRA三個底物都不適合做本次實驗。 因為抗體對空白組實驗(底物沒有酶和Acety-CoA)都能識別, 從特別從H3乙酰化的結果看,很難體現是否有酶促乙酰化反應。
3)但從圖B (抗體來源ImmuneChem, ICP0380)的結果(藍方框)看,該抗體能特異性的識別了乙酰化的H3, 可以得出結論只有hMOF酶和Acety-CoA同時存在催化下, H3發生了乙酰化。
可以說一個抗體的特異性決定其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若一個抗體不特異,不能分辨蛋白質是否被乙酰化,結果則不可靠, 結論就不正確,誤導了科學結論,在刊登科技文獻時就會被評審質疑,浪費人力財力資源。 這是很悲催的事情!
選擇一個正確的抗體做你的研究,事關重要,非同小可!!!
如何評價一個抗體是否泛乙酰化抗體? 提供以下倆點參考:
1)在產品說明書上要發現這個抗體是用乙酰賴氨酸特異的免疫親和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的, 是特異性抗體的可能性大。
2)在產品介紹或科學文獻證明:這個抗體的抗乙酰化蛋白/多肽免疫信號(WB或ELISA)可以被已知乙酰化蛋白如乙酰化BSA(acetylated BSA ,ICP6090)所抑制。
3)同時具備以上2點特性的抗乙酰化賴氨酸抗體,幾乎可以肯定是乙酰化賴氨酸特異性抗體。
ImmuneChem的乙酰化抗體, 產品資料是這樣的:
1) 該抗乙酰化賴氨酸抗體(ICP0380) 是采用乙酰賴氨酸填料進行免疫親和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的高純度抗體!
2)該抗體所制備的抗體填料(ICP0388)已經成為國際上乙酰化蛋白質組學研究廣泛應用的乙酰化蛋白/多肽的免疫親和純化富集材料。
3)科學證明我們抗體的乙酰化蛋白結合信號可以被乙酰化BSA競爭性抑制, 文獻發表于 Molecular Cell Vol 23, Issue 4, p607–618 :
圖:用IMMUNECHEM的抗體檢測細胞飼-餓(左2道)處理的乙酰化蛋白信號可以被乙酰化BSA抑制(右2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