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不同的氣象條件對增、失墑進行相關訂正,做出相應的土壤墑情的預報,最后根據土壤墑情實時監測系統預報結果對照本地的土壤干旱量級指標,從而隨時做出快速準確的旱情預報,為各級領導組織指揮農業生產、開展人影作業、指導農民進行田間管理等活動提供及時可靠的決策依據。
由于人工測值有一定隨機性,所以人工觀測值與土壤墑情實時監測系統自動站觀測數據的對比只能做為參考而不可能完全吻合。但從長期數據應用情況來看,基于土壤自動水分觀測站的土壤墑情監測及干旱預報模型方便穩定,反應水分變化趨勢更有連續性。
結合土壤墑情實時監測系統對研究玉米作物對水分的需要及持續干旱反應的結果,首先考慮不同生育期玉米根系耗水量的計算,根據不同資料我們把田間水量變化分為4個不同時期:春播前后至三葉末期、三葉末期到拔節始期、拔節始期到吐絲末期、吐絲末期到完全成熟期,以下分別以玉米播種后至三葉末期無降水日失墑曲線和拔節始期至吐絲末期降水增墑曲線為例說明。
土壤墑情實時監測系統可統計出不同條件下的每日失墑量(略去有雨時段的換算部分,只求無雨條件下的失墑)。按照玉米生育不同時期進行分組統計,分別計算4個時段內土壤在無雨期土壤水分變化趨勢,求得每日失墑量。再統計利用典型不同生育期之內,用無降水日每日失墑數據點繪預報關系線,做出趨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