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社等媒體報道,“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表彰大會1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開。該獎項由中央統戰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全國工商聯等中央多部門聯合組織評選,旨在表彰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有突出貢獻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會見全體與會代表,并與100位獲獎代表合影留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云龍參加會見。
天隆科技創始人、西安交通大學彭年才教授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榮譽,陜西省獲該獎項的僅有2人。全國獲該獎的還有格力電器董明珠、小米雷軍、阿里巴巴張勇、360周鴻祎、比亞迪王傳福、新希望劉永好、嘀嘀程維、揚子江藥業徐鏡人、齊魯制藥劉文民等提供抗疫急需物資或提供群眾日常生活必需品或踴躍捐款捐物的優秀人士。
汪洋對獲獎個人表示祝賀,并指出:面對肆虐的疫情,廣大民營企業克服困難,生產抗疫急需物資,或提供群眾日常生活必需品,或踴躍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
其中,以彭年才教授所在的天隆團隊為例,在新冠抗疫期間排除萬難,假日不休,加班加點,擴大產能,研發生產大量抗疫急需的核酸檢測物資,是保障國內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物資和國家核酸能力建設的一支鐵軍。獲得該獎項是黨和政府對天隆科技以往抗疫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在目前緊繃的疫情防控形勢下,給予天隆科技排除萬難,擴大產能,保證核酸檢測產品供給工作的鞭策及激勵。
天隆科技團隊的抗疫感人事跡和成績舉例如下:
緊急響應,彰顯天隆速度
新冠疫情爆發后,天隆科技依托自身在分子診斷領域深厚的技術積淀及防控疫情的豐富經驗,第一時間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配合已有知識產權的系列儀器及配套試劑,天隆科技快速推出新冠核酸檢測整體解決方案,克服物流困難,將抗疫產品緊急送往武漢及全國多個疫區,檢出陜西、四川、云南、黑龍江等多個省份首個陽性病例。
加班擴產,突破產能極限
疫情前期,核酸檢測需求激增,全國產能吃緊。天隆科技急國家之所急,排除原料短缺、人員緊張等重重困難,迅速擴大產線,加班加點,保證產線24小時不停歇。天隆科技不斷突破產能極限,全力保障抗疫物資供應,在綏芬河、吉林、北京、新疆、河北等局地出現疫情后,第一時間將大批物資發往當地,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多次報道。
天隆人——逆行而上,奔襲千里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多個天隆小分隊冒著巨大的感染風險,排除萬難,逆行而上!其中,天隆“湖北抗疫小分隊”深入抗疫一線,為同濟醫院、金銀潭醫院、武漢市疾控中心等主力抗疫單位安裝調試檢測設備,協助醫務人員進行新冠核酸檢測。他們堅守崗位,腳步踏遍湖北眾多抗疫單位,連續奮戰68天直至武漢疫情解除,為早期新冠防控“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降低傳染和病亡率”做出重要貢獻。
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推出多種天隆防疫方案
核酸檢測實驗室的短缺成為限制疫情防控的重要因素,隨后,全國快速推進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天隆科技積極響應,為全國31個省份的數千家醫療和疾控機構提供解決方案,讓核酸檢測普惠基層,也為疫情防控構筑牢固防線。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天隆科技也不斷探索,推出多種防疫方案,將醫護人員從機械勞動中解放出來,多種方式保障人員安全!
天隆產品裝備國家疾控中心移動P3實驗室、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方艙實驗室等,助力武漢早期疫情及后期局地疫情防控,天隆移動方艙實驗室也在各地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的機動檢測功能。
快速恢復社會秩序,天隆力量不可或缺
疫情基本控制后,面臨如何安全復工、復學,快速恢復社會秩序的問題。天隆科技再次勇挑重任,成為首批政府指定單位,承擔復工人員、復學師生、集中隔離人群的核酸檢測,并嚴防疫情輸入,開始進行入境人員、冷鏈食品新冠檢測。此外,天隆產品也為全國“兩會”及進博會等重大活動順利召開保駕護航,并陸續收到國務院新冠聯防聯控機制、中國疾控中心及陜西省工信廳的感謝信!
表現卓越,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
作為國內核酸檢測行業的典型代表,天隆科技在新冠抗疫期間表現卓越,為國內抗疫的基本勝利貢獻重要力量,獲得多個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2020年中國體外診斷產業領軍人物、2020年陜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國創新爭先獎、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最美抗疫先鋒團體、全省醫藥行業抗擊新冠疫情先進集體等。此外,天隆科技牽頭制訂的國家醫藥行業標準《YY/T1717-2020核酸提取試劑盒(磁珠法)》也在2020年抗疫期間由國家藥監局發布,填補領域空白。
這就是天隆科技,專注分子診斷行業20余年,用創新引領行業,用匠心書寫未來。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天隆科技在這場戰疫中,以硬核科技力量助力抗疫,有效發揮了“定心石”作用。未來,天隆科技將繼續堅持科技創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實現國家號召的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為己任,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和發展能力,為新冠疫情防控及民眾精準醫療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