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家聽過美國“泡泡男孩”大衛的故事,因為天生罹患重度聯合免疫缺陷疾病,他一生都只能生活在密閉空間里。在相關疾病的研究中,免疫缺陷小鼠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人類的臨床試驗替代,通過先天遺傳突變或人工方法干預,使其免疫系統上的一種或者多種免疫成分產生缺陷或者缺失。但要實現人類替代并不是字面說說這么簡單,小鼠體內缺乏與人類相匹配的免疫系統和腫瘤微環境,免疫機能和病理表現難以模擬,這就需要靠人源化小鼠來解決。
· 那么你是否了解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呢?
· 為什么這類小鼠可以有效解決傳統細胞系、腫瘤小鼠臨床相關性低的難題?
· 人們是如何利用它在抗腫瘤研究中進行表型驗證的?
為此,賽業生物云課堂特別開設了以「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在腫瘤免疫學方面的應用」為主題的線上直播,4月27日晚7點,由我們的腫瘤藥效研究高級科學家于婧博士主講。從免疫缺陷小鼠的前世今生,到人源化模型在免疫系統重建中發揮的作用,諸多要點逐個擊破,并結合賽業生物自研的重度免疫缺陷小鼠C-NKG等經典研究案例進行應用場景分析!复a」上報名,相約云端!
01 知識要點提前掉落
01 免疫缺陷小鼠的發展及應用場景分析
02 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PBMC和HSC)介紹
03 下一代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
04 在線答疑
02 講師簡介
上海理工大學博士,專注于免疫重建,腫瘤模型,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動物模型的研發,在藥效驗證方面具有多年豐富的經驗。
03 課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