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會議詳情
會議時間:北京時間2022年12月22日上午11:00
主講人:周文杰博士,上海交通大學
會議主題:聲音通過皮質丘腦回路誘導鎮痛
會議內容: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首席研究員周文杰博士參加我們的“新視野”網絡研討會。音樂作為人類創造的一種結構化的聲音,自古以來就被用來表達、喚起和傳達情感。聲音——包括音樂和噪音——可以緩解人類的疼痛。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鎮痛的驅動因素,其背后的神經回路有待進一步研究。在本次網絡研討會上,周博士演示了音樂和噪音的鎮痛效果取決于相對于環境噪聲的低(5 db)信噪比(SNR)。
加入我們的網絡研討會,了解更多關于他的研究成果,在那里他結合了多學科的方法,使用病毒追蹤,Inscopix自由活動鈣成像顯微鏡成像,和多極電極記錄自由移動的小鼠,以了解神經回路介導慢性疼痛潛在的抑郁,焦慮和疼痛處理鎮痛。
2 報名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
立即報名登記本次網絡研討會!
3 作者簡介
周文杰博士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首席研究員。2013年本科畢業于安徽大學生命科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2019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神經生物學專業,獲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經過兩年的博士后培訓后,他于2021年晉升為中國科技大學研究副教授。2022年入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松江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
1)慢性疼痛誘導和維持的神經回路;
2)支持慢性疼痛引起的情緒障礙(如抑郁和焦慮)的神經回路;
3)對慢性疼痛和情緒障礙的替代治療(例如通過聲音或光線)的神經機制。
通過使用多學科方法,結合病毒追蹤、光遺傳學、電生理記錄和自由活動鈣成像顯微鏡成像,他的研究揭示了介導慢性疼痛誘導的抑郁和焦慮的神經回路,以及潛在的聲音誘導的鎮痛。他在Science, 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 Cell Reports和JBC上發表了許多有影響力的文章。
4 【Science文章】帶你從鈣成像角度解讀張智團隊疼痛領域Science新作
對小鼠的新研究表明,聲音緩解疼痛并不僅僅歸因于壓力減輕和注意力分散;一項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張智團隊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劉元淵團隊及安徽醫科大學陶文娟團隊合作的新研究,揭示了小鼠大腦中聲音誘導鎮痛的神經回路。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上,題為“Sound induces analgesia through corticothalamic circuits”。論文綜合采用在體電生理記錄、Inscopix自由活動顯微鈣成像、病毒示蹤以及神經調控等手段,深入揭示了聲音鎮痛的神經機制。
雖然類似觀察到的音樂引起的人類疼痛緩解機制可能比小鼠更復雜,但這一發現可能會激發未來疼痛管理干預措施的發展。眾所周知,包括音樂和噪音在內的聲音對人類有止痛作用。它在牙科手術中的止痛效果在50多年前首次被報道,并已被用作臨床環境中緩解術后和手術疼痛的干預措施。它也越來越多地被用作慢性疼痛障礙的治療方法。因為不同類型的音樂和聲音可以平等地緩解不同個體的疼痛,音樂的固有特征或其他語境因素(不僅僅是音樂本身)被認為是推動這些疼痛緩解效果的因素。然而,潛在的神經機制仍然未知。
受人類觀察結果的啟發,周文杰博士和同事在小鼠后肢注射完全弗氏佐劑引起的炎癥性疼痛中評估了這一現象。使用一系列方法,包括行為測試、病毒追蹤、Inscopix自由活動顯微鈣成像和多電極記錄。
研究人員發現,低信噪比(SNR)的聲音——特別是聲音強度比環境聲級增加5分貝(dB)——通過抑制從聽覺皮層到體感丘腦不同區域的輸入而引起鎮痛,具體取決于疼痛的部位。此外,對已識別環路的人工操作模擬并抑制了聲音誘導的鎮痛作用。
圖 抑制聽覺皮層對體感丘腦的輸入驅動聲誘導鎮痛
這些結果可以為科學家提供一個研究的起點,以確定動物的發現是否適用于人類,并最終可以為開發更安全的阿片類藥物替代品來治療疼痛提供信息。
參考文獻:
Wenjie Zhou, Chonghuan Ye, Haitao Wang, Yu Mao, Weijia Zhang, An Liu, Chen-Ling Yang, Tianming Li, Lauren Hayashi, Wan Zhao, Lin Chen, Yuanyuan Liu, Wenjuan Tao, Zhi Zhang. Sound induces analgesia through corticothalamic circuits. Science, 2022; 377 (6602): 198 DOI: 10.1126/science.abn4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