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巴斯第二屆全球顯微圖像大賽區域獲獎作品訪談
瀏覽次數:10030 發布日期:2021-12-2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訪談丨微觀世界-如何捕捉非洲家蛇那令人著迷的顯微圖像
顯微鏡下的蛇皮,是奧林巴斯第二屆全球顯微圖像大賽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區域獲獎者作品,Grigorii Timin 揭示了他是如何捕捉到非洲家蛇胚胎皮膚那令人著迷的顯微圖像的。

與往年一樣,提交的作品都非常出色。我們和評委們驚嘆于這些科學家以及顯微愛好者所創作的美妙絕倫的顯微藝術作品,這使得評選獲獎作品這項工作變得異常艱難。
Grigorii Timin 來自瑞士日內瓦,他的圖像是非洲家蛇胚胎的鱗片真皮層中的膠原纖維、色素細胞和紅細胞。

Grigorii 解釋說,“與皮膚表面平行的光學截面,正是鱗片開始的深度。這就是為什么含有色素細胞的鱗片區域不是鱗片頂部,而是鱗片基部的原因”。
在我們問及Grigorii 與顯微鏡如何結緣的故事時,他表示:“在我 12 歲時,學校的生物老師給了我一臺顯微鏡,讓我在家里使用,這樣我就可以隨時練習組織學和植物解剖學,還可以享受觀察原生動物和微小蠕蟲的樂趣。那是一臺產于二戰以前的、沉重的德國機器,具有出色的光學效果。同時,它的這種老式的設計會讓你覺得,桌子上擺著這臺顯微鏡,仿佛自己就是一個科學家。”
現在,Grigorii Timin已經是日內瓦大學的一名博士生。在米歇爾·米林科維奇教授的指導下,他在研究爬行動物的皮膚附屬物和皮膚顏色圖案的發展和進化。“我很高興我的工作需要進行大量的顯微鏡觀察。”
“我的成像數據首先是為科學服務的。當面對微觀世界的組織之美時,我在思考如何突出它,如何讓它變得清晰可見。工作過程中的藝術性部分只是由于視覺聯想、暗示以及和諧感而自然出現的。”
在問到Grigorii是如何拍到這幅圖像時,他激動地說:“當時,我使用帶油浸物鏡的共焦顯微鏡對胚胎皮膚的透明化全胚胎樣品進行非線性光學成像。當在 860nm波長下激發時,在兩個通道中檢測到發射信號:430nm下膠原纖維的二次諧波信號,以及 550-700nm下真皮色素細胞的雙光子激發熒光。

對我來說,這幅圖像很有吸引力,因為它既簡單(在大范圍視圖中我們只看到鱗片,而在小范圍視圖中我們只看到膠原纖維、色素細胞和一點紅細胞 — 這些元素形狀不同,顏色也不同,并且沒有突兀的元素)又有規律性(在大范圍和小范圍視圖上都有圖案)。同時,從技術上來說,這幅圖像也很復雜。
如果您是一位像 Grigorii 一樣具有藝術眼光的顯微鏡專家,歡迎向我們的 2021 年全球圖像大賽提交您的顯微作品。
我們希望他的圖像和故事,能為您在顯微鏡下捕捉您的藝術作品給予一點啟發和鼓勵。
奧林巴斯第三屆全球顯微圖像大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參賽者在提交作品的次月,均可收到品牌20000毫安四線充電寶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