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會:控制型蒸滲儀影響水力參數梯度變化的關鍵點
瀏覽次數:7202 發布日期:2018-11-22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傳統的蒸滲儀的底部處理一般采用碎石和細砂作為濾層。降雨或灌溉時,罐體內土壤含水量比大田高;連續無降水或灌溉時,罐體內土壤含水量比大田低。常用的解決方案是給蒸滲儀換土。但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小蒸滲柱體,無法實現原位測量。
控制型蒸滲儀,也稱為第三代蒸滲技術通過消除蒸滲柱體內外的水、熱差異,確保了獲取大田條件下的土壤“黑箱子”中的水力學參數。
澳作公司改進后的控制型蒸滲系統除了直接測量蒸散量及結露、霧等各種降水量外,還可直接測量潛水蒸發、地表徑流量。
自2008年以來,澳作公司致力于歐盟蒸滲技術本土化,降低造價,并自主研發、為客戶量身定制了多種參數控制模式。2018年11月澳作公司技術專家王新文應邀參加了林業學術大會,在森林水文分會場做了控制型蒸滲技術及應用的報告。應科研人員對控制型蒸滲技術的深入交流要求,王老師將于2018年11月29日在網絡技術交流會上與大家探討控制型蒸滲儀設計與應用的關鍵點。
網絡技術交流會主題:
1、蒸滲儀技術的發展及設計要素
2、蒸滲儀控制參數對水力參數梯度變化的影響
3、控制型蒸滲系統的應用及發展方向
技術專家:
王新文 ,北京澳作生態儀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最早致力于森林生態系統監測技術專家組成員,國內首位協助水利部“948”項目安裝德國進口蒸滲儀的國內專家,并在后續的10多年維護工作中,改進德國技術,并根據國內科研需要研制了雙套筒蒸滲技術,用于國家氣象局項目中。首創的水位控制型蒸滲系統將蒸散量的測量分辨率提高到0.001mm。
網絡交流:
主辦單位:北京澳作生態儀器有限公司
時 間: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上午 9:45
會議方式:網絡交流會(30分鐘報告,10分鐘討論提問),請參加人員提交參會回執,隨后告知進入網上會議室的方法。
報名方式:
① 點擊此處報名
② 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