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live于2013年成立于瑞士,其2015年上市了全球首款全息斷層掃描3D顯微鏡3D Cell Explorer ,2017年又創新性推出其熒光版全息成像3D顯微鏡3D Cell Explorer-Fluo,在3D Cell Explorer基礎上增加3通道的熒光, 兩套系統都整合了全息成像及360度旋轉斷層掃描技術為一體。通過多角度衍射斷層掃描,成功突破了光學衍射200nm的極限,在無需任何標記,即可獲取活細胞3D影像;7通道基于RI的任意數字染色,對細胞無損傷;3通道熒光標記,輕松實現活細胞內部結構及分子功能探索!
目前該產品已獲得諸多獎項,包括美國《科學家》雜志“十大創新生命科學產品”、《Microscopy Today》雜志“十佳顯微鏡產品”、世界R&D100獎(被譽為工業界諾貝爾獎)、生物通生命科學“十大創新產品”等
近日,Nanolive公司宣布:哈佛醫學院,放射性藥物治療實驗室主任Clemens Grassberger博士加入了Nanolive公司,并成為其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最新成員。
Clemens博士是3D Cell Explorer的第一個用戶,目前已成為Nanolive公司的技術顧問。從用戶轉為顧問,Clemens博士見證了Nanolive公司歷史性的發展與成長,并有著許多的想法和感慨。
下面回顧一下Nanolive公司對Clemens博士的采訪:
Nanolive:您自己就是3D Cell Explorer用戶。能否分享一些您使用活細胞成像工具的經驗以及這對您所在領域的研究的一些影響?
Clemens: 3D Cell Explorer的到來實際上帶我進入了一個新領域,因為它首次提供了收集回答某些問題所需數據的可能性。我希望Nanolive的技術能夠實現與CT / MRI掃描自動圖像處理相似的開發。
Nanolive:3D Cell Explorer是否是您支持其他研究人員去使用的工具?
Clemens:當然!系統可在不影響其功能的情況下獲取多個時間點的數據,無論對細胞還是對患者都可以做更好的了解。然而,正如革命性新技術的情況一樣,我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提出正確的問題。
Nanolive:您認為您能對Nanolive的發展做出最好的貢獻嗎?
Clemens: 我更多側重應用,而且在醫院環境中與醫生合作,我希望我能提供新的視角,了解3D Cell Explorer如何幫助推進臨床研究并使患者與正確的治療相匹配。我認為該技術應用于患者活檢時的潛力是廣泛的,并且可能對治療方案的個性化具有廣泛的長期影響。
更多詳情,請點擊:https://nanolive.ch/interview-with-new-science-advisory-board-member-clemens-grassberg-phd-from-harvard-medical-school/?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普瑞麥迪對此表示熱烈的祝賀,也希望雙方本著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原則共同發展。
相信3D Cell Explorer未來在中國的市場前景一定非常廣闊!
關于實時無標記活細胞成像(3D Cell Explorer)系統
產品應用:
﹡微生物侵染細胞觀察與分析;
﹡細胞周期觀察和分析;
﹡藥物作用機理分析;
﹡酵母細胞分裂研究;
﹡3D細胞培養;
﹡細胞自噬研究;
﹡納米材料開發研究;
﹡亞細胞器定位觀察;
﹡GFP或RFP轉染分析;
﹡無需染色的HE及HF檢測;
﹡植物學研究;
﹡精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