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7月28日,為期四天的國際牙科研究協會(IADR)第96屆大會在倫敦舉行,易活生物攜EFIRM技術首次在英國亮相。
在展會現場,來自美國、英國、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荷蘭、羅馬尼亞、澳大利亞、科威特、伊朗、印度尼西亞、多米尼加、巴西、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們來到易活生物展位前,同易活生物創始人廖瑋博士、首席科學家Dr. Wong教授就EFIRM技術的原理與應用進行了深入交流。專家們紛紛表示,非常期待EFIRM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并且希望EFIRM技術的相關產品能盡快在他們所在的國家或地區有所應用。
展會期間,易活生物首席科學家Dr.David Wong教授分別進行了題為《Saliva Extracellular RNA (exRNA): New Horizon in Salivary Biology》和《Saliva Diagnostics and Salivaomics》的演講,與各方專家共同討論唾液細胞外RNA對于牙科的最新進展。
IADR官方對《Saliva Extracellular RNA (exRNA): New Horizon in Salivary Biology》進行了專題報道,以下為報道全文。
唾液細胞外RNA:牙科、口腔和顱面研究的新視野
7月25日,在國際牙科研究協會(IADR)第96屆大會暨IADR泛歐洲區域(PER)大會上,來自UCLA 的DavidWong教授以及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太平洋西北研究所的Roger Alexander分別以《Saliva ExtracellularRNA (exRNA): New Horizon in Salivary Biology》(唾液細胞外RNA:牙科、口腔和顱面研究的新視野)為主題進行了演講。
2013年,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國立衛生研究院創建了共同基金的細胞外RNA通信聯盟(ERCC),此項目旨在建立研究細胞外RNA(exRNA)分泌、傳遞和對受體細胞影響的基本生物學原理的計劃。這些原理有助于描述人類生物流體中的exRNA以及非人類exRNA存在的程度,以測試exRNA的臨床效用,并為醫療群體提供數據和資源庫。
雖然ERCC的任務是研究細胞外體內循環的RNA,但唾液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具有大部分外源性exRNA,這些外源性exRNA并不是來自遠端器官和組織,而是來自口腔微生物組。 exRNA通常具有功能性,可用作生物標記物,并可用于診斷工具以診斷疾病并跟蹤其進展。
專家們討論了人類生物流體的exRNA譜,為關注唾液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討論了可用的exRNA數據集和分析軟件,以及一些顯示唾液exRNA如何提供有關系統性疾病的案例研究。該研討會突出了口腔exRNA生物學的新發現,解釋了如何以解釋其高比例的外源RNA定制唾液RNA測序數據的分析,并討論如何利用唾液細胞外RNA的潛力來改善研究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