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86℃超低溫醫用保存箱成功實現大規模批量生產
瀏覽次數:15293 發布日期:2018-7-25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市場沒有遲到者,只有技術領先者!海信超低溫保存箱廣東正式上線
7月24日海信-86℃超低溫醫用保存箱HD-86L388在廣東順德工廠成功實現大規模批量生產,是廣東地區超低溫醫用保存箱唯一量產品牌,填補了廣東省制冷空白。35年的建廠歷史,深厚的技術沉淀,依托技術雄厚的海信集團,商用冷鏈后發先至,以高技術起點、嚴謹的質量體系,兩獲全國質量管理獎,是廣東省唯一三同制冷企業。

超低溫核心技術
海信-86℃超低溫醫用保存箱依托于海信醫用冷鏈系統解決方案,采用國際先進的綠色碳氫(HC)制冷劑、耦合優化復疊制冷系統與真空絕熱板(VIP)復合保溫技術,節能30%左右。大屏幕顯示、微電腦智能控制系統,-40℃~-86℃區間溫度可自由設定,輔以多重保護與多重報警功能,高效可靠的滿足生命科學的低溫存儲要求。

超低溫研發歷程
超低溫產品傳承海信企業高科技,高品質戰略,非一流技術不引進,非一流技術不研發。在醫用保存箱技術帶頭人西安交大超低溫博士、上研發部副總吳鐵暉的帶領下歷經2年6個月的潛心研發,從最初的非模樣機開始,利用手板產品預研產品的結構及性能。數以萬計的技術演練驗證后進入開發樣機階段,開始正式的產品研發。經過4個月的研發后,開始進行工藝樣機的制造,主要是通過上線制作樣機,同時對工廠醫用保存箱專用線體、配套設備、工藝指導文件、質量控制過程進行驗證及完善。第五階段到小批樣機階段,通過小批試流,對產品生產可靠性進行驗證。

技術里程碑
超低溫保存箱突破了制冷系統設計,耐低溫塑料、門封材料的研究與運用,管路清潔設備、自動涂膠機等設備引進,智能控制系統設計四大技術瓶頸。結構性能上的第一次開發開啟了海信超低溫技術上首個里程碑;在工藝樣機階段,不斷完善制冷系統、電控系統、人機交互界面技術成就第二里程碑;工廠線體改造、工藝指導、品質質控是批量樣機階段的技術關鍵成就超低溫產品第三里程碑。量產的超低溫產品最后經過全方位國標的內測、客戶需求的商測,成功邁向以真金市場檢驗標準的的場測,海信商用冷鏈跨越了一項項技術難題,趟過了一個個技術難關。

超低溫研發團隊
超低溫保存箱量產的成功,不僅是海信商用冷鏈綜合實力的體現,更是每一位研發和市場人員嘔心瀝血為之奮斗的價值體現。海信超低溫產品研發團隊都是80后工程師,一個年輕的研發小組,作為冷鏈研發領域的中堅力量,是一個值得贊賞團結協作的隊伍。工作量大加班加點,沒有一個員工打退堂鼓。在工廠生產中,項目經理宋財福,年輕的碩士研究生,對每一個技術和操作問題親臨指導,對產品質量嚴格把控。

海信醫用保存箱以“助力生命科學”為使命,從未停止前進和創新的步伐,在剛剛落幕的上海CMEH國際醫療展上,海信商用冷鏈推出醫用冷鏈安全解決方案,產品類別囊括-86℃超低溫保存箱、醫用4℃血液保存箱、2~8℃冷藏冷凍箱、醫用低溫保存箱。至此,海信商用冷鏈品牌價值得到了提升,為后期的業務合作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市場沒有遲到者,只有技術領先者!海信醫用產品到2025年實現25億銷售目標,超低溫保存箱立志做中國最好的基因樣本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