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健康中國"戰略 華大為造福民生添翼
今年的十九大報告著重強調要進一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并把"共建共享、全面健康"作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大健康"、"精準醫療"、"養老"等關鍵詞已經成為民生所關注的熱門話題。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領軍者,"健康中國"的先行者,華大基因集團憑借其技術、平臺、工具等優勢,在造福民生方面砥礪奮進,深耕細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12月20日,華大基因集團在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辦了"傳遞健康 科技共享"公開課,針對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和基因技術的產業應用等諸多領域取得的成績和社會各界代表進行了全面分享。
2017年,華大積極推進民生項目落地 助力"健康中國"
華大在基因領域從基礎研究、工具智造到產業應用各個方面都已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并將這一科技優勢轉化為社會發展優勢,讓先天性殘疾、腫瘤等重大疾病在基因水平上得以精準防控和診療。據華大基因集團執行總裁國際事務特別助理、公共傳播部部長孔奧介紹,自2016年起,華大在國內多個省市開展基因檢測全覆蓋的民生項目實踐,積極充當"健康中國"的倡導者和踐行者,通過不斷降低測序成本,讓基因檢測成為一個普惠型的健康服務,實現基因檢測人人可及、人人可享。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為例,目前華大已經在全國幾十個城市提供此項服務,服務人次已突破240萬,檢測出1.7萬多例陽性樣本,避免了生育方面的諸多隱患。
此外,西藏自治區包蟲病等重大傳染病高發,為解決這一阻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017年,華大積極協助西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包蟲病的篩查防治工作,建立精準醫學檢測中心,助力西藏自治區衛生系統科研能力提升,促進高原地區精準醫學發展,同時推進西藏生物醫學產業化建設,為健康西藏助力。
華大智造2017新款測序儀MGISEQ-200
"測序航母"共享基因資源,引領健康產業發展
華大基因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基因測序機構,被稱為"測序航母",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產學研隊伍,并不斷促進基因組學研究成果向人類健康、環境改善、農業育種等領域的應用轉化。
由華大旗下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原"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并運營的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已初步建成了 "三庫兩平臺"的業務架構,目前保存了約1500萬份生物樣本,構建了四十多個數據庫,以保護和保存三十萬種植物、百萬種動物、近千萬種微生物為目標。國家基因庫以對海量生物資源的存、讀、寫能力為基礎,搭建起基因資源挖掘的公益性、開放性、支撐性、引領性服務平臺,促進基因組學在精準健康、精準農業、海洋開發、微生物應用等方面的前沿探索與產業轉化,催生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助力疾病消除,引領健康人生。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開創國際合作新模式
目前,華大積極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通過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與產業鏈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將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于醫學健康、農業育種、資源保存等領域。
孔奧介紹道,"以基因科技為代表的前沿科技具有造福人類的巨大潛力。華大建立了一種可廣泛應用的可持續發展的組織模型,通過測序大平臺、低價高效的技術優勢、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向全世界有需求的合作平臺進行分享,為全人類造福。 "
在國際發展中,華大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用基因科技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人民。2017年5月,華大基因集團董事長汪建受邀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發表講話,華大未來將從"存、讀、寫"三個方面實現全方位突破,積極推動各項工作落實,推動開展各類合作項目;攜手相關機構共建"一帶一路"國別基因庫,推進重大疾病防控與農業合作,在提升合作方科技水平的同時,積極有效的促進基因技術在其他國家生命科學、教育、健康等領域的交流與發展。
未來,基因技術將在"健康中國"戰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華大也將繼續履行"健康中國先行者"的歷史使命,憑借自身優勢,為造福民生添翼,致力于服務人類健康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