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FS2014嘉賓會客廳—訪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宇平
作為中國領先的食品安全技術推廣平臺,CBIFS食品安全論壇以為中國食品安全提供出色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宗旨。CBIFS匯聚了眾多行業內專家及企業代表,,積極交流、深入探討,既是行業的技術創新研討會,更是我國食品安全技術發展的盛會。
為了更好的服務參會嘉賓,更全面的推動食品安全技術應用與發展,為食品行業提供更豐富、更全面、更前沿的行業資訊,CBIFS食品安全論壇大會組委會與《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合作開設CBIFS2014嘉賓會客室欄目。會客廳邀請食品安全領域專家以及優秀的企業代表,加強技術交流和互動,共同助力食品安全新景象。
本期我們邀請到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宇平,針對國內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檢測產業發展情況等問題進行探討。
北京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我國自主創新開發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和免疫試劑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食品安全事業,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先進的技術支撐和高效的行業整體解決方案。近日,本刊記者專訪勤邦總經理萬宇平先生,針對國內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檢測產業發展情況及企業定位與服務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記者:中國快速檢測市場的發展概況如何,其發展契機是什么?目前我國快速檢測水平及發展趨勢如何?
萬宇平:中國快速檢測市場有十幾年的發展歷史。首先這與國內外環境有關。在我國加入WTO后,國外開始關注中國出口的農產品,為食品檢測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外部因素。同時,國內市場也相繼暴露出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特別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全國各界的高度關注,也為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與分析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機會。另外,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的發展也與我國食品企業自身特點分不開,是企業不斷發展完善的結果。與其他行業內企業相比,我國食品企業規模較小,數量較多,這導致在食品安全方面,很難形成良好的規范生產,而且在安全監管過程中“有心無力”。而近年來,隨著改革發展的推進,從食品企業的發展規模與發展趨勢來看,正逐步實現正向整合和集約式并購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與規范化發展,質量意識也與日俱增,開始更多關注質量安全,因此服務性的檢測與分析提升日程。
快速檢測市場并不是一個獨立產業,是服務于產業的第三產業。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市場已經非常活躍,特別是2008年以后出現很多新興企業。但是作為第三產業,其發展能力與趨勢還是要隨著產業情況而定。食品產業在發展,快速檢測行業也在發展,需要產業的支持、政府的重視。快速檢測的良好發展并不是我們的唯一目標,更好的服務于中國食品產業,以食品產業帶動檢測行業的騰飛才是長遠的規劃。
記者:您如何看待實驗室檢測與快速檢測?快速檢測是否比實驗室檢測更具活力?
萬宇平:食品安全檢測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食品安全檢測的定位也不是一刀切的。首先,實驗室檢測作為終端控制來講,也并不能完全規避食品鏈條上的存在的所有風險。其次,食品質量安全監測方法有很多,包括現場檢測方法,實驗室定量檢測方法,以及確認方法等。從實驗室檢測來看,快速檢測方法其實是起到了有益的補充,這是由它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快速檢測的優勢在于前端,直接性、時效性、現場感。快速檢測的形式是與生產現場、時間要求相結合,而傳統的實驗室檢測通常用時較長,例如將產品送到第三方檢測中心進行檢測,快則幾日,慢則一兩周,對于生產者來講,時間成本的損耗是巨大的。這就需要企業自身在生產初期、源頭位置對風險加以把控。產品質量安全需要依靠質量管理與前端風險排查、檢測,這樣才有可能在產品出廠前,最大程度保證其質量安全。
我們并不能單一地分析實驗室檢測與快速檢測,二者各有利弊,只有取長補短、相互配合,才能更全面保障食品安全檢測的完整度與準確性。
記者:請您具體談談貴公司以“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先進的技術支撐和高效的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市場定位,這對于企業今后的發展又有何意義?
萬宇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希望提供給客戶的不只是產品,更是服務。如果只是生產產品,可能只需要促進產品的整合與購進,提升銷售團隊的能力,但這就會在自主創新與研發能力上大打折扣。因此,我們想提供給客戶的,不僅僅是孤立的風險物質、危害物質、違禁藥物的檢測產品或手段,更是系統的解決方案與咨詢。另外,對于基層檢測來講,不論是食品實驗室,還是政府監管單位,設備可能沒有那么精良,而從人才儲備狀況看,有些人員也可能對這一領域并不熟悉。因此這方面的技術培訓迫在眉睫,從儀器設備的使用、初級的篩選方法、現場的方法,到實驗室的半定量、最終的確定方法,需要提供完整的培訓鏈條與解決方案。
公司擁有豐富的科研機構與優秀的科研人員,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勤邦學院,與國內外多所高校聯合培養食品安全領域人才,儲備優秀的食品安全顧問。專注于解決方案的提供與專業的咨詢服務,這既是社會需求,也與企業自身的定位有關。同時,這也是公司保持創新能力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記者:據悉,9月勤邦生物入選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此次獲得立項的項目產品為國內首次開發,它對于檢測技術的發展有何意義?
萬宇平:與國外相比,我國快速檢測能力差距并不大。國內公司開發的技術與產品已經完全能滿足行業需求。因為國外生物試劑研發工作大部分由海外華人擔任,國內的生產研發也主要由海歸人員完成,這從人才技術方面實現了一致性。而且,生物技術的發展對于大環境的限制比較少,不像儀器行業,需要精密加工的大環境,而且在開發研制上也存在技術方面的限制。生物技術對于產業來講,有很好的應用性,因為它可以替代國外一些技術,降低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性,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而此次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立項名單中由勤邦生物承擔的“β-內酰胺類和四環素類抗生素快速檢測試紙條” 可以對乳品中殘留的12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及4種四環素類抗生素藥物開展同時檢測,提高乳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效率,對保障我國乳品質量安全、促進建立健全乳品安全保障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CBIFS2014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將于明年3月18日~20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您認為此論壇在中國食品安全領域發揮了哪些作用?您對明年的論壇有何期待?
萬宇平:前兩屆CBIFS論壇我們都有參與,從其發展來看,論壇的規模越來越大,服務能力越來越強,影響力也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院士、專家、企業家也都踴躍參與其中,積極交流。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擁有廣泛的認可度,我們也希望能夠從中得到更多關于專業新技術的信息和發展的動態。
【本篇資訊經《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允許,由CBIFS2014大會組委會授權中國生物器材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