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人每天為了生活忙忙碌碌,很多人辛辛苦苦幾十年,卻時常入不敷出,財務狀況不見有任何改善。其實,理財生財是每個職場中人必須掌握的技能,只有掌握正確的理財觀念,你才能達到生活無憂無慮,開心工作的境界。
理財生財的概念似乎相當復雜,但只要學好這幾招簡單的理財模式,這樣便能輕松地讓你荷包滿滿。
學習錢生錢
財務專家吳加萬表示,多數人只懂得儲蓄,但卻不懂得“錢生錢”,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沒有足夠的錢退休。
他認為,“錢生錢”是大家要學習的最重要一招,要把儲蓄從“金蛋”變成“金鵝”,然后生出更多“金蛋”。
當不同的投資工具所賺取的回報超過工作的收入,那么你就已達到財務自由可停止工作而仍然有足夠錢應付日常開銷。
職場中人應該把錢投資在哪里?吳加萬分析稱,以目前的情況而論,股市應該是不錯的投資,因為各國的中央銀行都在印鈔票,許多熱錢都會流進金融體系,造成股市上升。香港、新加坡和中國的股價和美國相比還較便宜,有升值的空間,因此建議大家不妨購買這些地區的股票。
至于債券和房地產投資,他則認為現在不是進場時機。他稱,債券的利率很低,已不太可能下調,只能往上移動,會造成債券價值下跌,對投資者而言相當危險。房地產方面,房價已很高,上升空間不大,因此不是很好的投資。
他認為,只要可能的利潤大于潛在損失的一倍就是不錯的投資。不過他警告投資者在投資前除了要有進場計劃,也要做好退場準備,如情勢不妙,要毫不猶豫退場,把損失減到最低。
學會儲蓄
每個月底拿了薪水后,是不是很快便把錢花光,成為月光一族呢?專家指出,投資固然重要,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儲蓄;關鍵不在你賺多少,而是在你儲蓄多少。要致富就要培養儲蓄的好習慣,最好每月能儲蓄至少10%的收入。
吳加萬表示,儲蓄就好像是你的投資種子。你要用這個種子去種樹,不斷結出果實。沒有種子的話,要如何結果呢?很多人有種子,不過他們卻沒有用來種樹,導致種子永遠不會開花結果。
為了使儲蓄理財能賺取更多的利息收入,對于臨時需要用錢的儲戶,最好采用“連月存儲”方式,即儲戶每月存入一定的錢款,所有存單年限相同,但到期日期分別相差1個月。這種存儲方法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儲蓄的靈活性,儲戶臨時需要用錢,可支取到期或近期的存單,以減少利息損失。
用“七天通知存款”打理“活錢”。“七天通知存款”是一種介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間的存款業務,儲戶存入資金后,可以獲得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息,但比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稍低一些,提取存款需提前7天通知銀行。
因此,對于一筆不能確定用途和用時的“活錢”,儲戶可利用“七天通知存款”來提高利息收益。但是,”七天通知存款”的門檻較高,其起存金額一般要求在5萬元以上。
用“階梯存儲”應對利率調整。以10萬元為例,4萬元存活期,便于隨時支取;另外6萬元分別存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儲蓄各2萬元。1年后,將到期的2萬元再存3年期,以此類推,3年后持有的存單則全部為3年期,只是到期的年限不同,依次相差1年。階梯存儲使儲蓄到期額保持等量平衡,既能應對儲蓄對利率的調整,又可獲取3年期存款的較高利息。
提升賺錢能力
職場中人可通過上課,提升技能從而加強賺錢能力。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你沒進步,其實就落在別人后頭。
有專家稱,賺錢能力也同顧客人數和對服務或產品的增值有關系。如一個記者假如能為一家國際大報社提供新聞,他的薪水自然也會增加,因為報社的市場比較大。